雲助理-成功案例專訪─【羽筑空間設計】案多人忙也不怕的數位轉型之路
從抗拒到擁抱:羽筑空間設計的數位轉型之路
一條龍服務背後的管理挑戰
位於竹北的「羽筑空間設計」,在業界堪稱編制規模相當大的設計公司,從與飛騰簽約之初的30人團隊,如今已成長至50人的規模。他們的業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室內設計、自地自建、工程規劃、工廠規劃、商業空間以及住宅空間規劃等多元領域,提供客戶一條龍的完整服務。
然而,隨著業務擴展與團隊成長,這間中小企業也面臨了許多成長期企業共同的困境:如何有效管理日益增加的人力呢?
彈性工時下的管理困境
在導入數位系統之前,羽筑空間設計完全仰賴人工方式管理各部門人力。由於設計師的工作性質特殊,經常需要往返工地與辦公室之間,工作時間極不穩定,因此公司很自然的採取較為寬鬆的管理策略。
這種看似彈性的管理方式,實際上埋下了一些隱憂。薪資計算方式與加班費的認定缺乏明確的數據支持,一旦員工對薪資產生疑問或爭議,雙方往往難以提出具體證據,造成勞資糾紛。這不僅影響員工士氣,也為公司帶來潛在的法律風險與財務損失。
另一方面,其實若仔細評估,光是處理人事費用相關的行政作業,就佔用了人資部門一半以上的勞動力與時間成本,畢竟像是肉眼核對打卡單、逐一確認員工請假/特休/加班等資料,是相當耗費人力的一件事;真正重要如公司內部制度改革、行政運作、人才發展規劃等策略性工作,反而沒有時間精力去妥善處理。
人資部門深知這樣的管理方式無法支撐公司持續成長,於是主動尋找解決方案,最終找到了雲端人資管理系統作為改革的工具。
資訊掌握:打動老闆的關鍵
不只是「把daily routine 交給科技代勞」,另一個打動老闆引進系統的關鍵功能是「資訊的即時掌握與管理」。
人資部門向老闆說明,當員工能夠透過系統自主打卡時,管理者也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員工的出勤狀況。這不僅提升了資訊透明度,更讓老闆能夠更精準地掌握整間公司的細部動向,做出更即時的管理決策。
此外,系統化的資料管理也能以完整、好查詢、分門別類的方式儲存下來,不再如紙本資料、打卡單等四散各處;面對勞動檢查時,所有資料都已經數位化處理,能夠更從容應對,大幅降低違規風險。
順利上線:不到一個月的轉型
雲助理系統的導入過程相當順利,從決定導入到正式上線應用,總共花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系統不僅涵蓋打卡、請假、出勤等基本功能,更能自動處理許多繁瑣的人事作業,在資料統計與報表產出上也更加便利。
而飛騰專員也提供有力且貼合羽筑需求的輔導與服務,讓系統的上線過程能按步就班架構好資料庫、一步一步導入公司資料及制度,讓所有流程都能順利完成!
對於設計產業而言,願意導入如此制度化、合法合規的管理系統其實相當罕見。
雙贏局面:制度化保障雙方權益
羽筑空間設計選擇擁抱改變,建立制度化的規範,實際上是保障了勞資雙方的權益。對員工而言,薪資計算有明確依據,加班費不再是模糊地帶;對公司而言,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人資團隊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策略性工作,支持公司持續成長。
從整體來看,羽筑空間設計之所以能夠從30人規模逐步擴大到50人以上,並且持續穩健發展,正是因為管理成效的提升,帶動了整個組織的營運順暢。這也證明了,即使在強調彈性與創意的設計產業,適當的數位化管理工具不僅不會扼殺彈性,反而能夠建立更健全的工作環境,讓企業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數位轉型不只是技術的升級,更是管理思維的革新。羽筑空間設計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企業願意正視問題、勇於改變,即使過程中會遇到阻力與挑戰,最終都能逐步且踏實地打造屬於自己的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