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勞工健康全面保障,50人以上企業強制配置醫護人員
近日,勞動部及台北市勞動局針對勞工身心健康保護議題發布新規定,要求50人以上的事業單位必須配備專業醫護人員,以協助推動職場健康管理及適性配工。這項新規定的實施將有效確保勞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企業的營運效率。
為了彰顯這項新規定的重要性,我們以一則真實的故事作為例子:
「某科技公司的員工小安,面臨家庭不幸和婚姻破裂的困境,精神壓力過大,工作狀態明顯受到影響。同事們察覺到他的狀況並立即通報,由臨場醫護人員提供適切的協助,發現小安可能有心理疾病的症狀。隨後,小安接受了專業醫療機構的治療並休養在家,同時也獲得臨場醫護人員的復工評估。在短時間內,小安成功重返工作崗位,這充分展示了醫護人員在職場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職業安全衛生法》中明確規定,50人以上的事業單位必須全面遵守臨場健康服務醫護人員的配置規定。雇主有義務依法聘用或特約專業醫護人員提供勞工健康服務。若事業單位未按照規定配置醫護人員並未能改善,將面臨3萬元至15萬元不等的罰款。
為確保企業遵守相關法令,台北市勞動局已計劃進行一系列的專案檢查,重點檢查事業單位是否適當配置醫護人員提供臨場健康服務、是否執行職業病預防措施以及是否進行勞工體格和健康檢查。針對100至199人的事業單位,疑似尚未配置臨場醫護人員的423家公司已在今年4月收到了行政指導函,要求儘快依法辦理相關程序。
為了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並協助實施勞工健康保護措施,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在去年8月10日修訂並公布了「推動中小企業臨場健康服務補助計畫」,該計畫提供補助方案給199人以下的勞保投保人數。
根據補助計畫,每次特約臨場服務費用將可獲得80%的補助,每年最高補助金額為15萬元。專職僱用的護理人員每月薪資的三分之一也可獲得補助,每年最高補助金額為20萬元。企業有責任實施勞工身心健康保護,打造健康的職場環境。台北市勞動局已委託勞動檢查處執行各項專案檢查和指導工作,期望提高台北市勞工的臨場健康服務照護率。
新的規定和補助計畫將有助於保護勞工的權益並促進
此外,為了進一步保護在台北市設籍或在台北市合法工作的勞工遭受職業災害的權益,台北市政府修正了「台北市勞工職業災害死亡慰問金申請辦法」。修正內容主要包括擴大適用對象,不僅包括勞工,還包括自營作業者、受工作場所指揮監督者,以及實習生、志工、派遣人員等。此外,資助範圍也擴大至所有程度的失能(第一至第15等級),並將傷病住院連續七天以上納入發放範圍。該修正案已於今年5月23日經過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審議通過,並送交市議會審議。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近年來,全球貿易環境充滿變數,特別是仰賴出口的製造業,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在企業力求度過難關的同時,如何確保廣大勞工的就業權益,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針對當前的產業困境,勞工團體強烈呼籲政府將現行的「減班休息」指導原則提升至法律位階,並修訂《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
強化就業安定與產業韌性:勞動部放寬「減班休息再充電計畫」2變革
在全球經濟與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國內部分產業面臨營運挑戰,不得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為積極維護勞工的就業權益與社會安定,勞動部持續精進各項穩定措施,並宣布大幅放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