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疫後改善缺工,發展署擴大就業方案吸引婦女投入產業
為了鼓勵女性投入勞動市場,發展署積極推動各項就業服務措施,每年協助超過29萬名的女性就業,其中包括1萬8千餘名二度就業婦女。
發展署指出,為協助二度就業婦女排除就業障礙,全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提供一案到底專人就業服務,依女性求職者個別需求協助推介就業機會,或安排參加職業訓練課程,辦理產業分析、求職面試技巧等就業促進課程,並提供臨時工作津貼以及連結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求職面試整備服務計畫等各項措施,全方位提升女性就業能力。
勞動力發展署表示,對於僱用二度就業婦女的雇主,提供每人每月1萬1千元、最長12個月的僱用獎助,以提高僱用誘因。此外,對於有創業意向的婦女,發展署也提供免費創業課程及諮詢輔導,並提供低利創業貸款及利息補貼,以協助減輕資金壓力,多管齊下協助女性朋友做好就業準備及就業適應。
為因應國內疫後改善缺工需求,發展署更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鼓勵二度就業婦女投入旅宿業、餐飲業等專案缺工產業職缺從事全時工作,每人每月發給1萬元就業獎勵。對於部分工時工作且薪資符合專案職缺薪資基準1/2以上的婦女,每人每月也發給5千元,最長發給12個月。這項方案旨在補充因少子化、高齡化和零工經濟等多元就業型態發展所產生的人力缺口。
以上措施將有助於促進婦女重返職場,提高女性勞動參與率,並進一步增加勞動力供應,推動台灣勞動市場的持續發展。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退休後再工作還能再加勞保嗎?一文釐清權益重點
當退休族決定重返職場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我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如果再次就業,還能重新加保勞保嗎?這個問題關係到勞工的權益保障,也影響到雇主的法定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