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停止職場性騷擾,創造尊重與平等的工作環境
「在繁忙的辦公室裡,小美是一位努力工作的年輕專業人士。然而,她最近卻遭受到主管的性騷擾。每天,主管對她進行無理的身體接觸和令人不安的言語,讓她感到困擾和不安。雖然小美深知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但她卻無法勇敢地反抗,因為她擔心可能會失去工作或遭受更多的壓力。她感到自己被困在了這個尷尬的境地中,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應該積極採取措施來遏止職場性騷擾的事件發生。首先,建立健全的申訴機制是關鍵。企業應該設立專門的申訴信箱和熱線電話,以方便員工匿名舉報和申訴。此外,成立專業的調查小組,對申訴事件進行調查並保護受害者的隱私。對於經調查證實的加害者,應嚴肅處理並給予懲罰,以示對職場性騷擾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同時,企業應該關注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感。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和支持服務,讓受害者能夠得到適當的幫助和安撫。此外,領導者和管理層應該展現出對受害者的同理心和支持,讓他們感到安心和受到尊重。
最重要的是,預防職場性騷擾比事後處理更為重要。企業應該加強員工教育和培訓,提升員工對職場性騷擾的認知和警覺性。這包括教導員工辨識什麼是職場性騷擾,如何應對和舉報性騷擾事件,以及個人責任和尊重他人的價值觀。此外,企業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展示出公正、尊重和平等的價值觀,從而營造一個無性騷擾的工作環境。
總之,職場性騷擾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容忽視。企業應該堅決預防和處理職場性騷擾事件,建立健全的申訴機制,懲處加害者,安撫受害者,並加強員工教育和培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營造一個公平、尊重和安全的職場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近年來,全球貿易環境充滿變數,特別是仰賴出口的製造業,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在企業力求度過難關的同時,如何確保廣大勞工的就業權益,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針對當前的產業困境,勞工團體強烈呼籲政府將現行的「減班休息」指導原則提升至法律位階,並修訂《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
強化就業安定與產業韌性:勞動部放寬「減班休息再充電計畫」2變革
在全球經濟與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國內部分產業面臨營運挑戰,不得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為積極維護勞工的就業權益與社會安定,勞動部持續精進各項穩定措施,並宣布大幅放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