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規章
2024年元旦起多項新制上路,企業人資快速掌握
揮別2023年、邁向2024年之際,2024年元旦起正式上路的多項新制,飛騰雲端針對企業相關部分彙整,讓企業HR快速掌握。
.基本工資調漲至2萬7470元、時薪183元
基本工資調漲後,企業將需調整員工薪資,以符合法令規定。此外,健保費也將隨之調漲,預估約818萬人的保險費要多繳17到33元左右。
.《最低工資法》上路
《最低工資法》規定,勞工與雇主議定的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反者最重可處雇主或事業單位新台幣150萬元。企業在招聘或調薪時,需注意勞工的薪資是否符合最低工資規定。
.勞保分級表調整
配合基本工資調升,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將原本第1級2萬6400元修改為2萬7470元、第2級修正為2萬7471元至2萬7600元。
.軍公教人員調薪4%
軍公教人員的薪資將調漲4%,企業在招聘或留才時,需注意薪資競爭力。
.基本生活費調高,伙食費免列薪資所得額度並調增為每月3000元
基本生活費調高後,企業可依據員工薪資調整員工的薪資級距或薪資結構。此外,伙食費免列入薪資所得額度,將可減輕企業的稅負負擔。
.勞保老年年金全額請領需滿64歲
勞保老年年金請領年齡將調整,勞工需滿64歲,受影響者為1961年出生的被保險人。企業應注意員工的退休規劃,並提早因應。
.針對排碳大戶開徵碳稅
碳費徵收對象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就會被納入計價,企業應評估自身的碳排放量,並採取減碳措施,以降低碳費負擔。
.綜所稅免稅額調高
113年度每人免稅額由9.2萬元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由每人12.4萬元調高至13.1萬元。房屋租金支出從現行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額,額度提高為18萬元,納稅人114年報稅時適用。
.義務役改為1年,月薪調高至2萬6307元
義務役役期將縮短為1年,月薪也將提高至2萬6307元。企業應注意徵才策略,並做好員工教育訓練,以因應義務役役期縮短後的勞動力市場變化。
.政府為役男提繳退休金
國家為役男提繳6%退休金,役男退伍後可與各職域退撫制度銜接,適用於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役男。
.金管會金融檢查重點納入虛擬資產平台
金管會將虛擬資產平台納入金融檢查重點,企業應注意虛擬資產交易的相關法令規範,並做好防制洗錢等金融犯罪的措施。
.強化董事多元獨立性
金管會規劃透過3方向提升董事獨立性及多元性政策,其中包括上市櫃公司半數獨董任期不得逾3屆。
.移民法修正
為吸引外籍優秀人才來台,立法院修正通過,有特殊貢獻、高級專業人才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得隨同申請永久居留。
.大宗物資降稅延至3月底
進口黃豆、小麥、玉米免徵營業稅,汽柴油與水泥減徵貨物稅,以及牛肉、奶粉及小麥等22項關稅稅率調降措施延長至3月底
.台日有機農產品貿易合作範圍擴大
不論是日本或台灣產製的有機酒都可標示「有機」輸銷對方市場,讓消費者選購時一目了然。
以上為2024年元旦起對企業人資影響較大的多項新制,企業HR應提早掌握,為企業並做好因應措施,確保企業2024營運順利進行。
2026年終獎金全攻略:扣稅規則、補充保費與權益保障全解析
2026年最新公司年終獎金超過多少要扣稅規則解析!本文完整說明年終獎金如何計稅、是否需繳補充保費、公司應如何代扣申報,以及勞工可享有哪些權益與保障。並附上獎金試算範例,讓員工與企業都能清楚掌握稅務與保費重點,避免少領或多繳。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