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規章
勞資爭議訴訟 失業給付權益不受影響
勞動部說明,勞資雙方間如因僱傭關係存在發生爭議提起訴訟,勞工申請失業給付之請求權時效,因起訴而中斷,得於判決確定後2年內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不會因訴訟影響失業給付權益。
按就業保險法規定,非自願離職勞工如欲請領失業給付,須於離職退保後2年內,親自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及提出失業給付之申請。實務上有非自願離職勞工向原雇主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待法院判決確定僱傭關係不存在時,已超過離職退保後2年,衍生是否仍可以申請失業給付疑義。勞動部表示,失業給付的請求權時效,因提起相關訴訟(例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而中斷,並自法院判決確定等訴訟終結時重新起算,勞工得於判決確定後2年內,檢附訴訟等相關文件,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及申請失業給付。
勞動部也提醒,勞資雙方間因僱傭關係存在與否發生爭議提起訴訟,倘勞工經法院依勞動事件法第49條規定裁定雇主為繼續僱用及給付工資之定暫時狀態處分,雇主應於勞工回任時,依規定為其申報參加勞工保險、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就業保險,以落實保障勞工權益。
飯店業缺工解方:飛騰打造 PT 彈性週薪解決方案,搶人更留才
近年來,飯店業長期面臨人力短缺的挑戰,特別是在旅遊旺季與連續假期,臨時補足人力幾乎成為各大飯店的「必考題」。許多業者依賴兼職(PT)人員支援營運,但傳統的月薪制或固定薪資結構往往缺乏彈性,難以滿足 PT 人員「即做即領」、「短期打工也有保障」的期待…
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參與低 勞動部力推「複利效應」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每天15分鐘自然療癒:史丹佛研究證實戶外活動改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專家長期以來就注意到,都市生活與各種心理疾病發病率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憂鬱症、焦慮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等心理健康問題,在都市人口中的盛行率遠高於鄉村地區。這種現象促使研究者開始深入探討自然環境對人類心理健康的潛在療癒效果,以及如何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有效運用這些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