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面對生活成本攀升,勞工面臨裁員壓力
近期,隨著生活成本的急劇上升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許多行業的員工面臨著裁員的威脅。經濟學家指出,與前兩年的大規模辭職潮相反,眼下求職者更加看重工作的穩定性,而非僅僅是薪資福利。然而,一項調查卻發現,對於勞工心態的評估出現了偏差,今年想要離職的人數比「大辭職時代」更多。
在過去幾年,受疫情影響,勞工短缺,許多大型企業紛紛提高薪資福利,引發了一波大規模的辭職潮。僅在2021年,就有約4700萬美國人離職,而2022年更是每月有約450萬名勞工辭職,佔美國勞動力的3%。
隨著經濟逐漸走向正常化,專家預測2024年將是一個「美好居留」的年份。即便是「大辭職」的首倡者之一,也預測2023年除夕夜的辭職潮將會消退,但現實可能不盡如人意。
根據LinkedIn和微軟今年2月至3月的調查,涵蓋31個國家的31,000人,發現有46%的人在一年內考慮過辭職,這一比例高於2021年的40%。同樣地,LinkedIn在去年底進行的美國市場調查顯示,約有85%的專業人士正在尋找新的工作機會。此外,LinkedIn還發現,美國各職位的求職申請量激增了14%。
全球90%的企業都對員工留任問題表示關注,歐洲一半的招聘經理預測2024年員工流動率將增加。根據LinkedIn和微軟的報告分析,導致人們突然想要離職的三個主要原因是工作倦怠、缺乏學習機會和人工智慧的崛起。
微軟的工作趨勢指數顯示,全球有68%的人感到工作節奏和工作量困難,有46%的人感到筋疲力盡。很多員工渴望嘗試新的事物,獲得新的學習機會,但這一渴望卻難以實現。
此外,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也威脅著勞工的就業。員工比以往更加重視學習機會,如果雇主無法提供幫助員工提升人工智慧技能,他們可能會開始尋找其他工作機會。專家建議,提供學習機會是提升員工滿意度的最佳途徑。研究表明,擁有濃厚學習文化的企業擁有更高的員工保留率、更多的內部流動性和更多人進入管理職位的機會。
此外,今年讓人們想要換工作的動力之一是經濟強勁。儘管美國經濟避免了2023年的衰退,人們對自己的職業前景充滿信心,但對於持續高通膨和當前職位的不滿卻增加了他們尋找更好工作的信心。
根據Monster的2024年工作觀察報告,近一半計劃換工作的勞工表示他們的動機是為了更高的收入。確實,今年跳槽者繼續看到薪資上漲,ADP的調查顯示,3月份跳槽者的薪資中位數年增幅為10%,高於六個月前的2.9%。
然而,換工作並不一定會帶來滿足感。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調查顯示,2022年換工作者對工作的滿意度低於未換工作的人,另外一項調查也發現,換工作者中有80%後悔當初的決定。這兩項調查表明,受高薪誘惑的人可能未能考慮到工作相關的其他重要因素,「大辭職潮」如今變成了「大遺憾」,也證明了金錢並非萬能。
飯店業缺工解方:飛騰打造 PT 彈性週薪解決方案,搶人更留才
近年來,飯店業長期面臨人力短缺的挑戰,特別是在旅遊旺季與連續假期,臨時補足人力幾乎成為各大飯店的「必考題」。許多業者依賴兼職(PT)人員支援營運,但傳統的月薪制或固定薪資結構往往缺乏彈性,難以滿足 PT 人員「即做即領」、「短期打工也有保障」的期待…
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參與低 勞動部力推「複利效應」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每天15分鐘自然療癒:史丹佛研究證實戶外活動改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專家長期以來就注意到,都市生活與各種心理疾病發病率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憂鬱症、焦慮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等心理健康問題,在都市人口中的盛行率遠高於鄉村地區。這種現象促使研究者開始深入探討自然環境對人類心理健康的潛在療癒效果,以及如何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有效運用這些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