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團隊中的低敬業度員工 如何因應不同類型?
近年企業普遍面臨員工敬業度低落的問題,導致生產力大幅下滑。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調查發現,標普500指數中型企業,最高可能因此而蒙受高達3.55億美元的損失。為有效提升團隊士氣,麥肯錫將員工區分為6種類型,並建議不同的因應之道。
應優先改變的”輕度脫離者”
研究顯示,所謂”準備離職者”雖未必績效最差,但敬業度卻是最低的。”破壞者”則常因薪資福利不滿,才會選擇”安靜離職”或散播負面情緒,破壞團隊氣氛。
不過,最應優先改變的是佔32%的”輕度脫離者”。他們的敬業度低於平均水準,但仍高於準備離職者和破壞者,因此也是最容易被提升的一群。領導者可嘗試賦權並降低微觀管理,讓他們重拾責任感和成就感。
提高”忠誠者”和”明星員工”的留任率
至於”忠誠者”和”明星員工”這兩類敬業度高於平均的員工,更應該致力於維持和提高他們的留任率。忠誠者雖績效一般,但投入度很高,最重視有意義的工作、靈活環境和團隊支持。
而明星員工不僅敬業度高、績效優異,更樂於協助團隊,但也容易因過度工作而職業倦怠。領導者應適度關注他們的工作量,研究也發現靈活的組織會讓這類員工發揮更大優勢。
薪資誘因有助專心工作
最後是”雙重工作者”,約占5%左右的員工同時打理2份以上的工作。他們通常是因薪資低或缺乏發展機會而選擇兼職。如果企業希望這類人才專注於本職工作,提高薪資和職涯發展空間或許是最佳解方。
總之,僅靠單一做法是無法全面解決團隊敬業度的問題。企業領導者應根據不同類型員工的特質,採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一併強化企業文化與制度,方能真正提振團隊的向心力與生產力。
8/23罷免、公投日─排班與給薪有哪些注意事項?
公民投票是我國憲政體制下,實現民主與保障人民參政權的重要制度,因此法律保障勞工的投票權益,以及制訂了相關的配套措施。然而公投與先前的罷免案規則相同嗎?公司行號在排班和給薪方面要注意哪些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人在台工作已成為常見現象,然而相關的法規管制也隨之嚴格。就業服務法第44條明文禁止任何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這項規定看似清楚明確,但在實務運作中卻有複雜邊界問題…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求職者常會美化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雇主難以判斷其真實實力──如何精準識別並招募到真正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挑戰之一。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人才招聘有著獨特而務實的見解:「我的員工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如果能夠發現求職者具備專長領域相關的具體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