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勞工調查:逾九成支持周休二日 僅8.7%支持周休三日
放假是勞工期待的福利,國內目前已全面實施周休二日制。不過,去年民眾曾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建議「周休三日」,最後遭勞動部駁回。勞動部最新調查顯示,僅有8.7%的勞工支持實施周休三日,大多數仍希望維持現行的周休二日制度。
調查結果指出,如果不改變每周總工時,高達90.1%的勞工希望繼續實施「每周工作五天」的模式,其中45.4%勞工偏好採行彈性上下班時間,另有44.7%勞工則偏好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顯見大多數勞工對於現行的工作型態相當滿意。
不過,8.7%的勞工表示支持「增加每日工時,減少工作天數」來換取多一天的周休假日,採行類似周休三日、每日工作10小時的模式。另外也有1.2%的勞工主張應該「減少每日工時、增加每周工作天數」。
從年齡層來看,35歲以下的勞工支持周休三日的比例較高,其中25-34歲族群達11.9%、15-24歲族群達11.2%。年齡越大越不支持周休三日,55-64歲族群僅3.8%支持。
另外,男性勞工對周休三日的支持度略高於女性,分別是10.8%和6.7%。主因可能與女性需要照顧子女及接送子女上下學有關,使她們更需要彈性的工作時間。
整體而言,勞動部調查發現,不同年齡層的勞工偏好仍以「周休二日加上彈性上下班時間」為最高,其中65歲以上的高齡勞工更高達68.2%希望實施這種工作型態,反映彈性工作已成為勞工普遍的需求。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退休後再工作還能再加勞保嗎?一文釐清權益重點
當退休族決定重返職場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我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如果再次就業,還能重新加保勞保嗎?這個問題關係到勞工的權益保障,也影響到雇主的法定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