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法令規章

勞動部強化戶外工作熱危害防護 違規最高可罰15萬元

2024/06/21

分享:

飛騰雙週報_選取 勞動部強化戶外工作熱危害防護 違規最高可罰15萬元 勞動部強化戶外工作熱危害防護 違規最高可罰15萬元

近年來,台灣受氣候變遷影響,升溫速度較全球平均更為顯著,極端高溫天氣頻繁出現。為了更有效保障戶外工作勞工的安全與權益,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安署)近日預告修正「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強化對高溫環境下勞工的保護措施。

修正後的規定重點如下:

  1. 當熱危害風險達到最高的第四級時,雇主必須立即採取必要防護措施。
  2. 必要措施包括:設置遮陽設施、提供風扇或水霧等降溫設備、在鄰近地點設置具冷氣或通風良好的休息場所,以及提供充足的飲用水。
  3. 若雇主未落實上述措施,將可被直接處以3萬至15萬元罰鍰,無需經過限期改善程序。

職安署職業衛生健康組組長張國明表示,此次修法是因應近年來天氣日益炎熱,部分戶外工作勞工面臨嚴重的中暑風險。過去的規定要求限期改善後才能開罰,往往錯失保護勞工的黃金時機。新規定預計最快將於今年7月底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修法之前,由於限期改善時間長達30天,許多短期工程往往在複檢前就已結束,導致執法成效不彰。2022年以前的開罰案例寥寥無幾,但2023年提高檢查強度並縮短改善期限後,已開出17張罰單,罰款總額達81萬元,同時發出逾3000件限期改善通知。

台灣職業安全連線執行長黃怡翎對此次修法表示支持,認為增加雇主提供預防設施的義務有助於保障勞工權益。她同時建議勞動部除了向雇主宣導新規定外,也應加強對勞工的宣傳,使其了解如何保護自身安全。

這項新規定的出台,顯示了政府對於因應氣候變遷、保護戶外工作者的決心。隨著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持續增加,相關法規的完善與落實將更顯重要。勞動部呼籲雇主重視勞工安全,主動採取防護措施,共同建立安全的工作環境。

《 文章參考:2024-06-15  熱危害達4級 雇主未預防 直接開罰 │ 中國時報 》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人在台工作已成為常見現象,然而相關的法規管制也隨之嚴格。就業服務法第44條明文禁止任何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這項規定看似清楚明確,但在實務運作中卻有複雜邊界問題…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求職者常會美化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雇主難以判斷其真實實力──如何精準識別並招募到真正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挑戰之一。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人才招聘有著獨特而務實的見解:「我的員工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如果能夠發現求職者具備專長領域相關的具體成就…

產假延長12週政策 引發社會各界正反辯論

產假延長12週政策 引發社會各界正反辯論

立法院近期針對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展開討論,其中最受矚目的議題便是將女性產假從現行的八週延長至十二週。這項提案不僅引起政界關注,更在社會各界掀起激烈的正反兩面辯論,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育兒政策、性別平權以及勞工權益保障等複雜議題的不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