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新冠病毒再次來襲:專家預警七月高峰期
疫情數據顯示持續惡化趨勢
人資與人事單位因應 COVID-19 疫情升溫,應即時調整出勤與防疫管理。國內COVID-19疫情正面臨新一波挑戰,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發布的疫情監測資料顯示,疫情已連續七週呈現上升趨勢,情況不容樂觀。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在27日的例行疫報中指出,5月18日至24日期間,全國門急診COVID-19相關就診人次達到4萬1402人次,相較前一週大幅增加113%,同時也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2萬3555人次。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進一步說明,過去連續幾週的疫情增幅都超過七成;雖然部分增加可能來自民眾因疫情擔憂而主動篩檢,進而發現一些原本未被統計的隱藏病例,但主要原因仍是疫情本身的快速蔓延所致。
新變異株威脅加劇傳播風險
此次疫情快速上升的背後,新變異株NB.1.8.1扮演了關鍵角色。羅一鈞表示,這個新變異株具有極強的免疫逃脫特性,能夠有效規避人體既有的免疫防護,同時其傳播力也明顯高於先前流行的病毒株。這克能意味著即使是曾經感染過COVID-19或已接種疫苗的民眾,仍可能面臨再次感染的風險。
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以過冬季並未出現大規模的COVID-19流行,累積了相當數量未曾接觸最新病毒株的易感人群,民眾缺乏對新變異株的免疫力,成為疫情快速傳播的重要推手,可能解釋了為何此次疫情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攀升。
疫情高峰預測上修 醫療體系面臨壓力
面對持續惡化的疫情態勢,疾管署也調整了對疫情發展的預測。原本預估疫情高峰將落在6月中下旬,單週最高就診人次約為10萬人次。然而,根據最新的流行病學分析,疫情高峰時間點已延後至6月底到7月初,高峰期的就診人次更大幅上修至15到20萬人次。
本次疫情的規模可能將超越去年同期13萬人次的高峰紀錄,預計疫情要到7月底至8月初才會逐漸脫離流行期,醫療體系將面臨長達數週的高強度壓力。
防疫措施建議:二大情況應配戴口罩
為了有效防範感染並保護自身健康,疾管署建議民眾在特定情況下主動配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針對一般民眾,有兩個重要的配戴時機需要特別注意:
進入醫療照護場所
當民眾前往醫院、診所、長期照護機構等醫療相關場所時,強烈建議配戴口罩,並積極配合各機構制定的感染控制措施,做好自我保護的同時,也能降低病毒在醫療環境裡出入傳播的風險。
在人群聚集的密閉空間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人潮眾多的室內場所或搭乘電梯時,皆建議配戴口罩,特別是年長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更應該提高警覺並做好個人防護。各大企業也需做好因應措施,提供員工相關防疫資源、並加強空間消毒清潔。
對於已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的民眾,疾管署更是強烈建議在外出時務必配戴口罩,直到症狀緩解後的5天內都應持續配戴;同時應盡量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動,以免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政策立場:建議而非強制的彈性防疫
疾管署強調目前的口罩配戴建議並非強制性措施,羅一鈞指出,自去年5月19日起,醫療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的口罩佩戴規定已從強制調整為建議性質,此後便未再實施任何強制性的口罩令。
此次面對疫情上升,政府採取的仍是提醒和建議的方式,希望民眾能夠自主判斷並配合防疫措施,而非透過法規強制要求。面對即將到來的疫情高峰,全民的配合與自主防護意識將是成功度過這波疫情挑戰的關鍵因素。
《 文章參考:2025-5-27 新冠疫情連七升!估7月初高峰就診人次上看20萬 籲三情況戴口罩│Yahoo奇摩 》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為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為進一步保障勞工的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行政院會於本月28日正式通過勞動部所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項重要法案即將送交立法院進行審議。此次修法涵蓋23個條文的調整,堪稱自102年該法全文修正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修訂。
這次修法的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各類職業災害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