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名家專欄

公司如何進行合法節稅

2023/09/01

分享:

張淵智_公司如何進行合法節稅
[/ et_pb_image]
公司的常見稅賦申報,包含:營業稅、各類所得扣繳申報,以及營所稅這三大項;其中,營業稅屬於代收代付的消費稅性質,扣繳申報則屬代扣稅金與通知的責任,故都不算是公司的稅賦負擔。 但依據公司當年度的決算稅基,所計算而得的營所稅,則是公司所承受的實質稅賦;是故,公司可考量的合法節稅方向,大致上,可區分為以下數項:

1. 盡量降低財務報表、稅務申報書的財稅差異

依據會計準則允當表達的財務報表,與依據稅法合規調整的稅務申報書,必定存在著暫時性與永久性差異,例如:部分財務費用有稅上的限額、未實現的財務損益需稅外調整、若未取得稅上的合規憑證則不可抵扣稅賦…等。是故,若能在稅賦申報時,盡量降低財務報表與稅務申報書之差距的話,稅賦的繳納,較能貼近公司營運的真實結果。

2. 選擇合法且最適的營所稅申報方式

營所稅申報的方式,包含:書審申報、查帳申報、簽證申報…等方式,然而,不同的合法申報選擇,都有各自適用的前提與要件,故公司可選擇其中最合適且最省稅的申報方式,進行合法的申報。

3. 善用政府的節稅政策

基於產業升級與培植的立場,政府在許多政策上,如:著重獎勵研發投資與扶植產業升級的產業創新條例,或著重鼓勵挹注研發與維護產業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亦或是注重扶持重要產業與產業升級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等,均給予企業相當多的稅賦減免優惠;其他政策上的稅賦減免,還包含: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企業併購法…等,均適度給予企業,在特定條件下,免徵營所稅的優惠。 節稅規劃的最重要關鍵,即在於合法申報,故所謂的合法節稅方式,實則不要溢繳、錯繳稅賦,就已經是最佳的節稅方案。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