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命令
勞工保障密碼破解!勞保、就保、職保全解析,守護你的權益!
社會保險系統中的三個重要保險項目──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和職業災害保險,對於雇主和員工來說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些保險制度旨在保障員工的權益,並提供相關的保障和福利。以下我們將解釋這些保險的區別,並帶您了解薪資單上的相關扣項。
首先是「勞工保險」,也被稱為「勞保」。它提供在職和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保障。勞工需要負擔保費的20%,雇主負責70%,政府負擔10%。勞工保險的主要納保對象是年滿15歲以上、65歲以下且實際從事工作並獲得報酬的勞工(包括外國籍員工)。如果一家公司雇用超過5人,就必須為員工申報參加勞工保險;如果員工人數未達5人,公司也可以自願申報員工參加勞工保險。此外,如果公司的負責人有實際從事勞動,也可以一同加入勞工保險。
勞工保險是在職保險,除了提供退休金給付,還包括普通事故的保障,例如生育、傷病、失能、老年和死亡等五種給付。
其次是「就業保險」,也被稱為「就保」。就業保險提供失業和職業訓練期間的生活保障。保費比例為勞工20%、雇主70%、政府10%。就業保險是政府為提升勞工就業技能、促進就業而設立的社會保險制度,提供職業訓練、失業和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收入損失補貼。適用對象是年滿15歲以上、65歲以下的受僱勞工(包括本國籍勞工和依法在台工作的陸、港、澳配偶,但不包括外籍移工)。
只要公司僱用一名以上的員工,就必須強制為員工加入就業保險。因此,在僱用人數不超過五人的公司工作的勞工,即使公司未申報員工參加勞工保險,也應在員工到職的第一天申報參加就業保險。就業保險主要有五種給付津貼,包括失業給付、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和失業被保險人及其眷屬的全民健康保險費補助。
此外,以下人員不適用於就業保險:受應參加公教人員保險或軍人保險者、已領取勞工保險退休金或公教人員保險養老給付者、受僱於依法免辦登記且無核定課稅或依法免辦登記且無統一發票購票證的雇主或機構。
最後是「職業災害保險」,也被稱為「職保」。職業災害保險提供對職業傷害或職業病的保障。保費由雇主全額負擔,若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者則需自付60%,政府補助40%。年滿15歲以上且受僱於持有執業證照、依法登記、設有稅籍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發聘僱許可等雇主的勞工,都是職業災害保險的強制納保對象。職業災害保險沒有投保年齡上限的限制,並且已領取勞工保險退休金的勞工仍需加入職業災害保險,因此超過65歲且已領取勞工保險退休金的勞工也是職業災害保險的強制投保對象。此保險項目提供職業災害醫療、傷病、失能、死亡或失蹤的給付。此外,還提供針對特定情況的職業災害相關津貼、補助和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
對於退保後罹患職業病的被保險人,職業災害保險提供醫療補助、失能津貼和死亡津貼。未加入保險的職業災害勞工可以獲得失能補助、照護補助和死亡補助。對於需要住院照顧或被評估為失能程度符合勞工保險失能給付標準附表所定的第1或第2等級失能項目,且列有終身無工作能力狀態的職業災害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提供照護補助。至於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方面,則提供目前從事或曾經從事有害作業的勞工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和健康追蹤檢查。
這些勞工保險和保障措施的實施,旨在確保勞工在就業和工作過程中的基本權益和福利。僱主和雇員都有責任遵守這些規定,以確保勞工的權益得到保護。對於員工來說,這些保險和保障措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經濟保障和福利,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的保證。
最新文章
專業雲端人資系統選購指南:中小企業的明智之選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成為企業實現「選、用、育、留」人才管理目標的關鍵工具。對於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而言,選擇合適的雲端人資系統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更能因應組織擴編需求。
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系統選擇,人資主管如何做出明智決策?…
ESG + HRM,一站式永續解決方案! 飛騰雲端助攻上市櫃企業最快2小時完成永續報告書
在全球永續浪潮席捲下,ESG已從「選項」變成企業經營的「標準配備」。不只是外部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在看,政府政策也正逐步推進ESG揭露的法制化。自2024年起,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須依金管會規範定期繳交永續報告書,完整揭露企業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與實踐成果…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