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
淺談一個完整的教育訓練系統應有的範圍
首先,應該要先有一個站在人資夥伴觀點來設計 HRD 系統骨幹架構,教育訓練其實只是整個HRD系統的其中一環,如果沒有完整的 HRD系統概念架構就直接設計 教育訓練系統,那就只是見樹不見林了。
一個完整的HRD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應該要從各個職務需要的工作說明書à職能評鑑à訓練à 目標管理(串績效) 整體串聯的。由於台灣很多中小企業資源與預算有限,可依照企業實際需求,模組化的導入,循序漸進的導入.以筆者經驗,通常客戶都會逐步導入個模組,進而達到人才策略 接班人計劃等。
各系統簡介
HRD系統應該要以工作說明書為基礎,展開為學習平台架構
1.教育訓練規劃與管理系統,協助企業提昇員工競爭力
2.績效管理系統,協助企業達成組織目標,提升營運績效
3.員工能力評鑑管理工具,協助企業人力盤點
4.多維度職能管理評鑑,協助企業發掘核心人才,達成公司策略目標
那在系統中關於教育訓練系統的規劃,簡單來說教育訓練系統一樣可以結合HRM的PORTAL,大家通常會在HRM的PORTAL去線上登打請假單啦、查詢出缺勤狀況、或者特休使用,同樣的,教育訓練系統這邊也會有一個教育訓練的園地,一點就會進入到整個教育訓練系統的Portal,那這裡頭就會包含整個員工的線上學習課程或者實體課程的管理,也會有所謂非正式學習,像是討論區、即時會談,再加上一些學習資源的管理,像是講師的資料庫等等,系統也一定支援可以透過問卷、以及測驗去檢視整個學習的成效 ; 除此之外,我們也提供一個訓練追蹤問卷,因為通常一上完課,當下的考試只能知道大家到底吸收跟記得那些,但不太能確定到底有沒有懂得如何跟工作做結合,所以系統就提供這樣的追蹤問卷去符合TTQS Level3的精神去做所謂成效追蹤的部分。另外,在訓練規畫面的部份,就包含了每年訓練計畫的產生,那這個計畫產生呢就可以跟評鑑去做一個結合,評鑑出落差後再轉下期的教育訓練計畫。
一個好的教育訓練系統對企業最大的幫助在於一個學習藍圖的規劃,我們可以按照不同職等、職級、職稱的人設定好課程,比如說新人到職,第一個月要上5堂線上的新人課程,第二個月要上2堂實體課程,第3個月要通過新人驗收測驗; 那把這樣的藍圖定義好之後,從一級員工、二級員工、專員、主任等等的等級都規畫設定好之後,員工只要進入教育訓練的portal就會知道他自己要上那些課程,以服務業來舉例說明,通常會有證照管理的體系,但並不一定都是指政府機關所核發的證照,可能也包含自家集團體系內的認證,比如說像星巴克他們的圍裙,注意看的話會發現是有分黑色跟綠色,那這就是星巴克自己內部的認證。所以HR可能會定義一個內部的初階認證,這個初階認證他必須上過ABC課程且通過測驗,然後每個多久還要重新考一次,避免技能生疏,以飛騰雲端主要客戶群飯店餐飲業來說,比如說很多五星級酒店客戶都有打掃阿姨,譬如房務的整理技巧,面對客訴的處理技巧,每半年要再重新檢驗一次,確認說可以在30分鐘內完成鋪床跟打掃廁所,而且通常這樣的認證,還會跟薪資系統去做一個勾稽,可能公司就會規定說取得那些認證,就可以獲得怎樣的薪資加給。 實務上都會用打掃的房間數目來計算各種津貼。
總之,一個完整的教育訓練系統包含範圍如下圖,提供給各位參考。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退休後再工作還能再加勞保嗎?一文釐清權益重點
當退休族決定重返職場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我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如果再次就業,還能重新加保勞保嗎?這個問題關係到勞工的權益保障,也影響到雇主的法定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