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法規命令

台灣掀起「周休三日」風潮!政府回應即將公布!

2023/05/18

分享:

近年來,歐美國家掀起了一股名為「周休三日潮」的風潮,讓台灣開始關注並反思自身的工時問題。台灣年平均總工時排行世界第四,這引起了民眾的關注與不滿。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大批民眾紛紛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出了兩項重要提案,呼籲政府採取行動。

台灣掀起「周休三日」風潮!政府回應即將公布!

首先,提案之一是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實行周休三日的國家。這個提案得到了超過5000人的連署支持,顯示了民眾對於休息時間的渴望和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他們希望藉由實行周休三日制度,減少工作壓力,提升生活品質。

另一個重要提案是修改勞基法第30條,以降低每周工時。這項提案也獲得了超過5000人的連署支持,顯示了民眾對於工時長度的關切。目前,台灣的勞動基準法規定每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小時。然而,許多人指出,這樣的工時安排仍然過於繁忙,導致身心俱疲,甚至影響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政府將根據公共網路政策參與平台的程序,與提案人進行深入討論,確定提案的核心意圖,並評估可能影響的相關單位。他指出,周休三日的議題不僅涉及勞工,還包括軍公教和校園休假等領域。因此,政府將邀集相關部會共同參與討論,以達成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對於修改勞動基準法以降低工時的提案,黃維琛表示,這是勞動部的責任,但也需要考慮相關部會、工商團體和勞工團體的意見。因此,勞動部計劃邀集相關團體進行深入討論,以充分考慮各方利益和觀點,並在規定期限內做出正式回應。

這些提案的出現彰顯了台灣民眾對於工作環境和工時安排的關切,他們希望透過政府的積極回應和相應的政策調整,實現更健康、平衡的工作生活。政府的回應即將到來,期待能為台灣的勞工帶來更好的福祉。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