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勞工健康全面保障,50人以上企業強制配置醫護人員
近日,勞動部及台北市勞動局針對勞工身心健康保護議題發布新規定,要求50人以上的事業單位必須配備專業醫護人員,以協助推動職場健康管理及適性配工。這項新規定的實施將有效確保勞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企業的營運效率。
 
			為了彰顯這項新規定的重要性,我們以一則真實的故事作為例子:
「某科技公司的員工小安,面臨家庭不幸和婚姻破裂的困境,精神壓力過大,工作狀態明顯受到影響。同事們察覺到他的狀況並立即通報,由臨場醫護人員提供適切的協助,發現小安可能有心理疾病的症狀。隨後,小安接受了專業醫療機構的治療並休養在家,同時也獲得臨場醫護人員的復工評估。在短時間內,小安成功重返工作崗位,這充分展示了醫護人員在職場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職業安全衛生法》中明確規定,50人以上的事業單位必須全面遵守臨場健康服務醫護人員的配置規定。雇主有義務依法聘用或特約專業醫護人員提供勞工健康服務。若事業單位未按照規定配置醫護人員並未能改善,將面臨3萬元至15萬元不等的罰款。
為確保企業遵守相關法令,台北市勞動局已計劃進行一系列的專案檢查,重點檢查事業單位是否適當配置醫護人員提供臨場健康服務、是否執行職業病預防措施以及是否進行勞工體格和健康檢查。針對100至199人的事業單位,疑似尚未配置臨場醫護人員的423家公司已在今年4月收到了行政指導函,要求儘快依法辦理相關程序。
為了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並協助實施勞工健康保護措施,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在去年8月10日修訂並公布了「推動中小企業臨場健康服務補助計畫」,該計畫提供補助方案給199人以下的勞保投保人數。
根據補助計畫,每次特約臨場服務費用將可獲得80%的補助,每年最高補助金額為15萬元。專職僱用的護理人員每月薪資的三分之一也可獲得補助,每年最高補助金額為20萬元。企業有責任實施勞工身心健康保護,打造健康的職場環境。台北市勞動局已委託勞動檢查處執行各項專案檢查和指導工作,期望提高台北市勞工的臨場健康服務照護率。
新的規定和補助計畫將有助於保護勞工的權益並促進
此外,為了進一步保護在台北市設籍或在台北市合法工作的勞工遭受職業災害的權益,台北市政府修正了「台北市勞工職業災害死亡慰問金申請辦法」。修正內容主要包括擴大適用對象,不僅包括勞工,還包括自營作業者、受工作場所指揮監督者,以及實習生、志工、派遣人員等。此外,資助範圍也擴大至所有程度的失能(第一至第15等級),並將傷病住院連續七天以上納入發放範圍。該修正案已於今年5月23日經過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審議通過,並送交市議會審議。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退休後再工作還能再加勞保嗎?一文釐清權益重點
當退休族決定重返職場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我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如果再次就業,還能重新加保勞保嗎?這個問題關係到勞工的權益保障,也影響到雇主的法定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