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疫情衝擊減緩,製造業、旅行社無薪假人數減少
勞動部公布最新一期無薪假,實施人數共9126人,家數為531家,與上期相比大幅減少8835人、1547家。
- 本期實施家數最多為製造業205家,其次為批發零售業131家、支援服務業(旅行社)90家;實施人數最多為製造業7331人,其次是批發及零售業752人、支援服務業452人。
-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王金蓉表示,本期旅行社減幅最多,製造業也減了逾2000人,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等也都有減少,主要是因為這期有月底效應,若只實施到6月30日,人數就會降下來。
- 王金蓉指出,旅行社應該也有月底效應,但暑假來了,有不少事業單位停止實施,不過仍有部分業者接團狀況仍不理想,因此之後可能還是會實施,因此勞動部還會再觀察兩期,不過旅遊有復甦,預期整個旅行社發展比較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 另製造業這期減2000多人,王金蓉說,還是有新增實施的,包括1家光纖通訊元件製造商實施近200人、1家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實施110人,都是因為訂單減少而實施; 不過,金屬機電工業中、資訊電子工業中,也都有廠商因接到短單停止實施,整體來看都是個別事業單位狀況,會持續觀察。
總體而言,本期無薪假人數較上期大幅減少,顯示台灣經濟逐漸復甦,企業對未來的展望較為樂觀。不過,仍有部分產業受疫情衝擊較大,勞動部將持續觀察並提供協助,以保障勞工權益。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近年來,全球貿易環境充滿變數,特別是仰賴出口的製造業,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在企業力求度過難關的同時,如何確保廣大勞工的就業權益,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針對當前的產業困境,勞工團體強烈呼籲政府將現行的「減班休息」指導原則提升至法律位階,並修訂《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
強化就業安定與產業韌性:勞動部放寬「減班休息再充電計畫」2變革
在全球經濟與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國內部分產業面臨營運挑戰,不得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為積極維護勞工的就業權益與社會安定,勞動部持續精進各項穩定措施,並宣布大幅放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