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缺工加劇,企業、政府、求職者需攜手因應

2023/11/17

分享:

飛騰雙週報_缺工加劇,企業、政府、求職者需攜手因應
疫情解封後,台灣景氣回溫,但缺工問題也日益嚴重。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自 2022 年 10 月邊境解封後至今,超過 7 成企業有徵才計畫、8 成 5 表示目前處在缺狀態;近 4 成公司坦言,人力到了異常吃緊的地步。

缺工最嚴重的產業包括餐飲、旅宿、零售、製造等,這些產業以人力密集為主,在疫情期間受到衝擊,導致員工流失。此外,台灣的少子化、高齡化也加劇了缺工問題。

勞動力市場走向未來

缺工已逐漸演變成長期問題,台灣的出生率自2015年開始不斷下降,每年減少約1萬名新生兒,而低出生率也使得社會新鮮人數大幅減少。政府統計預估,2031年畢業生人數將跌破20萬人,對企業而言,將更難引進新血,同時也需要開始積極搶奪高階人才。

人口老化也是一大挑戰,15~64歲青壯年人口在2015年達到高峰後持續下降,估計到2028年將跌破此線,勞動力的年齡結構也將轉移到50~59歲。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達20%,這對就業市場形成巨大的挑戰。

新世代價值觀轉變

勞動市場的挑戰還體現在新世代工作者的價值觀轉變。他們更注重工作的時間彈性、自由度和自我實現,對公司提供的職涯發展機會更為看重。此外,新興職業的崛起也改變了勞動市場的格局,例如外送員人數在短短三年內增加三倍,這顯示著工作選擇的多元性。

企業求才思維轉變

面對缺工問題,企業主動出擊的態勢逐漸增強。企業不再僅僅等待求職者投遞履歷,而是更主動地在招募平台上尋找適合的人才。企業在徵才時也需要調整思維,從求職者的角度出發,思考公司應該提供哪些條件才能夠吸引人才。

政府措施應對缺工挑戰

政府在解決缺工問題上也採取了多項措施,例如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計畫,提供相應的職業訓練、媒合及就業獎勵津貼。此外,對於餐飲、旅宿和航空等缺工最嚴重的行業,政府也積極推動改善計畫,提供雇主補助和勞工就業獎勵,同時提供相應的產業輔導服務。

求職者應調整求職策略

求職者在求職時,應從工作內容、薪資福利、工作環境等多方面考量,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工作。例如,如果求職者重視工作內容,可以選擇新創公司或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如果求職者重視薪資福利,可以選擇大型企業或外商公司;如果求職者重視工作環境,可以選擇彈性工作時間或在家工作的職缺。

缺工問題是全球性的挑戰,企業、政府和求職者都應攜手努力。企業招人喊出高薪不再是唯一解法。要破解人才荒,不能再用老招式,必須有新攻略。如改善工作環境、導入自動化設備等各個方面進行,才能有效解決缺工問題。

《資料參考:2023-11-06 已經祭出高薪、甚至跨產業搶人, 為什麼還是找不到人 │ 經理人》
職場不友善成生育阻力:超過半數女性婚育後遭遇困境

職場不友善成生育阻力:超過半數女性婚育後遭遇困境

台灣生育率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年輕世代不婚不生的現象日益嚴重。在經濟壓力之外,另一層原因是「育兒環境不友善」,導致上班族即使有成家的念頭,最終仍選擇卻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揭露了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超過半數女性坦言,婚育後曾在職場上遭遇各種不友善對待…

主管溝通藝術:在話多與話少之間找到影響力

主管溝通藝術:在話多與話少之間找到影響力

講太多,擔心會變成大家口中那種「老是插話、愛干涉」的主管;但如果什麼都不說,又怕被認為「主管有你沒你都一樣」,毫無存在價值。
這種「存在感的焦慮」,其實是許多新手主管的共同煩惱。明明只是想把事情做好,卻常常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這種內心糾結,往往比實際的工作挑戰更令人困擾。…

勞動部修正行政指引:強化天災通勤保障與滾動修正職場霸凌防治

勞動部修正行政指引:強化天災通勤保障與滾動修正職場霸凌防治

勞動部於23日正式修正發布相關行政指引,針對承攬及派遣勞工的權益保障提出更明確的規範。此次修正聚焦兩大核心議題:一是天然災害發生時雇主應負的通勤協助責任,二是職場霸凌防治及職場不法侵害預防措施的落實,確保派駐及派遣勞工在面對極端天候或職場風險時,能獲得與正職員工同等的安全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