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企業如何找到對的人?從性格、價值觀到能力,3 大面向教你挑選人才
在人力資源缺乏的時代,企業如何物色合適的人才並最大程度發揮他們的潛能,攸關公司的長期發展。許多企業常見的錯誤是急於填補職缺空缺,卻忽視了對人才素質的重視,結果付出慘痛代價。事實上,要找到對的人才,企業必須先擬定清晰的「人才規格」,從個性特質、價值觀以及能力等面向,刻劃出適合該職位的標準條件,再從應徵者中評估並甄選人選。
首先,積極主動且自律是人才必備的個性特質。這類型的員工不會被動等待指令,而是願意主動創造價值,對公司的利潤貢獻最大。台積電之所以能成為台灣科技業的護國神山,除了技術實力外,自律且積極主動的員工文化是關鍵因素。相反地,大多數台灣公司講究的是「紀律」而非「自律」,長期以來形塑的是父權式管理風格,導致團隊缺乏創意與積極性。一個人過往的學業成績、工作績效表現佳,也反映出自律的個性特質,而整潔的外表儀容同樣能從側面觀察自律程度。
其次,價值觀方面,人才必須能以公司及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而非片面追求個人好處。許多企業招募新血時,忽視了價值觀的重要性,結果被個人主義者所迷惑而決策失誤。筆者創業之初,曾遭遇被錄用的業務人員將公司資源據為己有、唯利是圖而最終另起爐灶自立門戶的窘況,令人深有體會。相反地,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才,會先為公司賣命貢獻創造價值,等待公司給予應有的晉升及薪酬,而不會斤斤計較。
再者,管理能力遠比專業技能更為重要,尤其是在主管階層。面試時可評估應徵者是否具備團隊領導及服務經驗,像是在學生時期擔任過社團幹部或班長等,這些經歷有助於掌握如何帶領並服務團隊夥伴。畢竟,團隊的產出遠不止是單一專業人才的線性加總,而是群策群力的綜合能量,因此掌控管理能力的主管,能帶領團隊創造出超乎單一人才之外的力量。
總括來說,人才是企業賺錢的關鍵資產,而非僅是付出薪水的負擔。用對合適的人才不但能為公司創造龐大的價值,更能避免錯用人才所帶來的龐大損失。據估算,錯用一位基層員工的損失至少是半年薪水,而錯用一位高階主管更是高達三年的年薪開支,其中包含招募費用、面試時間成本、試用期的錯置效率成本、團隊士氣影響等等。因此,企業應像篩選婚姻對象般審慎挑選人才,一旦發現錯置也要果斷處理更換,切勿糾纏不清而延誤公司發展腳步。唯有循著個性、價值觀與能力等三大面向精心甄選人才,企業方能真正找到供給發展的動能,為公司創富賺錢,在人力資本缺乏的危機中披荊斬棘,開創新局。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為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為進一步保障勞工的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行政院會於本月28日正式通過勞動部所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項重要法案即將送交立法院進行審議。此次修法涵蓋23個條文的調整,堪稱自102年該法全文修正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修訂。
這次修法的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各類職業災害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