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3月失業率創24年新低 製造業就業待觀察
主計總處公布的3月失業率為3.38%,創下近24年同月新低水準,呈現國內整體就業市場維持穩定向好的態勢。然而製造業就業人口卻持續負成長,顯示該產業就業情勢的好轉力道仍待時日觀察。
造就3月失業率創新低的主因,是年後轉職潮結束,大量尋職人口陸續找到工作。隨著就業人口增加、失業人口減少,統計數據自然向好。從產業別就業人數變化觀之,服務業年增10.9萬人是最大就業大軍,其中住宿餐飲業年增3萬人、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年增2.9萬人,反映國內內需消費及民生相關服務業對人力的龐大需求。
受惠於出國旅遊熱絡,帶動旅遊相關產業就業人力大增,如支援服務業年增1.6萬人、出版影音資通及休閒娛樂業就業人數也表現亮眼。整體來看,服務業及內需消費市場對於就業的拉抬力道明顯。
反觀製造業的就業情勢卻不容樂觀,3月雖月增3千人,但專家分析這與季節性因素有關,與上年同月相比,製造業就業人數仍年減1.4萬人,顯示該產業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就業人力持續流失的狀況尚未獲得改善。專家認為,要等待一段時間再做判斷,目前尚難認定製造業就業已經好轉。
值得關注的是,重要就業指標“因公司業務緩縮而失業”人數已連續3個月低於10萬人,為近13年來的新低。顯示國內整體企業生產與營運穩定,無大規模工作崗位遭大量裁減的情況,就業市場維持穩健。
展望未來,根據歷年同期統計資料,4月失業率均會比3月降低0.01到0.06個百分點,就業情勢預期將持續維持穩定。不過業者仍需密切關注製造業的人力需求動態,以免製造業的就業疲軟拖累整體就業數據的樂觀表現。
總體而言,內需服務業及觀光休閒業的人力需求居高不下,成為目前就業市場的主要助力。但製造業人才流失的議題已久,仍有待政府與業者的深入因應與調整。維持製造業的競爭力和提振就業人口,不啻是當前重要的課題。就業市場雖朝向穩定發展,惟製造業就業情勢的變化,將是未來須持續觀察的重點焦點。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為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為進一步保障勞工的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行政院會於本月28日正式通過勞動部所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項重要法案即將送交立法院進行審議。此次修法涵蓋23個條文的調整,堪稱自102年該法全文修正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修訂。
這次修法的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各類職業災害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