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提升會議效率:6種類型會議助力團隊協作

2024/07/05

分享:

飛騰雙週報_提升會議效率:6種類型會議助力團隊協作

在現代職場中,會議是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但經常被人詬病浪費時間和資源。為了提高會議效率,專家提出了6種主要會議類型的概念,旨在幫助團隊更有效地組織和進行會議。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與會者更清楚會議的目的,還能顯著提升團隊協作效率。

 

這6種會議類型分別是:決策會議、規劃會議、頭腦風暴會議、團隊建設會議、檢討會議和資訊分享會議。每種會議類型都有其特定的目標和功能:

  1. 決策會議旨在將資訊轉換為具體決策,通常在工作流程的關鍵節點召開。
  2. 規劃會議的目的是讓團隊就行動方案達成共識,確保工作項目符合時程要求。
  3. 頭腦風暴會議著重於產生潛在的解決方案和行動計劃,鼓勵創意思考。
  4. 團隊建設會議通過增進相互了解來建立團隊歸屬感和融洽關係。
  5. 檢討會議用於回顧先前活動,分析成效,為未來計劃提供參考。
  6. 資訊分享會議的重點是分享關鍵資訊,讓團隊成員了解現況並提供提問機會。

了解這些會議類型的特點後,團隊可以根據需求靈活組合不同的會議類型。例如,可以設計一個包含頭腦風暴、決策和規劃元素的綜合會議,或者專注於單一類型的會議以達到特定目標。

 

然而,專家提醒,並非所有會議類型都能很好地搭配在一起。例如,檢討會議後立即進行團隊建設會議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同樣,嘗試在一次會議中涵蓋頭腦風暴、決策和規劃三個方面也可能會遇到困難,因為這需要參與者迅速轉換心理狀態。

 

為避免會議效率低下,專家建議不要試圖在一次會議中塞入過多內容。應該根據團隊的運作方式,合理估算每個議題所需的討論時間。例如,如果一個頭腦風暴階段平均需要20分鐘,那麼在一小時內討論6個議題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此外,即使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也不應該輕易刪去會議開始時的團隊建設環節或結束時的行動總結部分。這些看似可有可無的環節實際上對於維持團隊績效、歸屬感和協作能力至關重要。

 

專家建議,如果確實需要縮減會議內容,應該仔細評估哪些議題是當前會議必須涵蓋的,哪些可以推遲到其他時間討論。如果發現一次會議無法完成所有任務,不妨考慮多安排幾次會議,而不是強行將所有內容擠進一次會議中。

 

通過合理運用這6種會議類型,團隊可以顯著提高會議效率,減少無效會議帶來的時間和精力浪費。這不僅能提升團隊整體工作效率,還能增強團隊凝聚力,促進更好的協作氛圍。隨著團隊逐漸熟悉這種會議模式,他們將能更靈活地組織會議,從而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保持高效運作。

《 文章參考:2024-07-03 如何拿掉不重要的會議?先學會辨識6種開會類型 │商周 》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勞動事件法第38條的核心在於「出勤紀錄推定」機制。根據此法條,只要勞工能提出打卡紀錄證明超時工作,法院就會直接推定這是經過雇主同意的加班行為。這個推定的威力在於,它將原本由勞工承擔的舉證責任轉移到雇主身上。換句話說,企業必須提出充分證據證明那些超時並非工作時間…

職場智慧:適時拒絕是優秀員工的必修課

職場智慧:適時拒絕是優秀員工的必修課

優秀的員工會成為主管眼中的首選人才,每當有重要專案或緊急任務需要處理時,主管總是會第一個想到那些表現出色、執行力強的同事。這種信任看似是對能力的肯定,卻也可能成為職涯發展的雙面刃。當工作任務如雪花般飛來,優秀員工常常發現自己陷入了工作量超載的困境。…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張忠謀在談論企業管理時首先強調,考績制度原本是為了達到激勵員工與塑造人才而設計的管理工具,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少有企業能夠成功運用這套制度達到預期效果。這種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大多數企業將重點放在考績評分的技術層面,卻忽略了更為重要的「人才塑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