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00後整頓職場:新時代工作價值觀的崛起
 
			隨著2000年後出生的”00後”逐漸進入職場,一場靜默但深刻的職場文化革命正在悄然發生。這群被稱為”Z世代”的年輕人,帶著他們獨特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正在重塑傳統的職場生態。《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通過大數據分析,歸納出了00後最受關注的十大工作態度,揭示了這一代人如何”整頓職場”。
拒絕無意義社交,追求生活品質
00後普遍拒絕傳統的職場應酬文化,他們認為這種活動耗時耗力,卻未必能帶來實質性成果。相反,他們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傾向選擇具有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選項和完善休假制度的企業。這種態度反映了全球職場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重視員工的生活品質。
自我中心,不盲目順從
“不看人臉色”成為00後的一大特色。他們不再將工作視為唯一的生存依靠,而是更關注個人生活和自我實現。這種態度可能會被誤解為懶散或脆弱,但實際上,他們是”有原則的務實主義者”,只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就能迅速成長。
勇於挑戰不合理現象
00後善於利用網絡工具,對工作環境和條件有更高要求。他們不畏懼挑戰權威和傳統職場規範,遇到不合理的情況會直接表達不滿。這種行為不僅讓個人聲音被聽到,也促使企業更加重視員工需求,改善工作環境。
抵制職場PUA,重視心理健康
00後拒絕接受職場中的情緒勒索和不公平對待。他們更注重自我價值和心理健康,不再默默忍受不合理的權威和壓力。這種態度正在推動更健康、更平等的職場文化的形成。
拒絕無關職責的雜務
新一代員工認為自己是來貢獻專業能力的,而非打雜的。他們抗拒處理與本職工作無關的雜務,認為這些應該由專人負責。這種態度挑戰了傳統的職場階級制度和”新人應該做雜事”的觀念。
重視自我實現
00後不僅關注薪資待遇,更看重工作能否實現自我價值。他們傾向選擇能發揮創意和個人特長的職位,這反映了他們對工作的獨特理解——不僅是謀生手段,更是自我實現的途徑。
質疑權威,追求平等
00後更傾向於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和開放的工作環境。他們希望能夠自由表達意見,並得到上司的尊重和支持。這種態度對傳統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戰,要求管理者采取更民主、更透明的領導方式。
工作可替代,幸福感不可少
00後不再將工作視為人生的全部,他們更重視個人幸福感。如果工作環境不令人滿意,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職。這種態度促使企業更加重視員工體驗和工作環境的改善。
嚴格遵守工作時間
準時下班對00後來說是基本權利,他們拒絕無償加班的文化。這種態度正在推動企業重新考慮工作時間安排,以適應新一代員工的需求。
“躺平”文化的興起
面對社會壓力,部分00後選擇”躺平”,追求低欲望、低壓力的生活方式。他們不再盲目追求升遷和高薪,而是更注重生活品質和精神自由。
00後帶來的這場”職場革命“,反映了社會價值觀的深刻變化。他們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重視個人價值和心理健康,挑戰傳統權威和不合理制度。這些新的工作態度正在重塑職場文化,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革新。
然而,這種變革也帶來了挑戰。企業需要適應新一代員工的需求,調整管理策略和企業文化。同時,00後也需要學會在堅持自我和適應社會之間找到平衡。
總的來說,00後的”整頓職場”運動,不僅是一場世代之爭,更是一次職場文化的重大變革。它將推動職場環境更加人性化、更注重個人價值,最終benefit到所有年齡段的職場人。這場變革雖然充滿挑戰,但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有望為未來的工作方式開闢新的可能性。
《 資料來源: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2年07月07日至2024年07月05日,共1年 》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退休後再工作還能再加勞保嗎?一文釐清權益重點
當退休族決定重返職場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我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如果再次就業,還能重新加保勞保嗎?這個問題關係到勞工的權益保障,也影響到雇主的法定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