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職場霸凌自救攻略:遇到霸凌該怎麼辦?

Image by Freepik
職場霸凌是一種嚴重的問題,會造成被霸凌者身心上的傷害,甚至導致工作表現下降、離職等後果。如果不幸遇到職場霸凌,勞工朋友可以依照「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勞動台北電子報第47期 – 職場霸凌的認識與自救」所建議,從「實際行動」和「心理調適」兩個面向著手自救:
實際行動
- 向同事尋求建議及支持。
- 尋找其他同樣遭受霸凌的同事,一起向霸凌者當面對質。
- 聯合其他同樣被霸凌者,向工會、福委會、員工健康部門、員工諮商部門投訴。
- 聯合其他同樣被霸凌者,向人力資源部門投訴,並索取公司中與制止霸凌行為的相關政策或法令。
- 盡可能以錄音或錄影的方式,記錄霸凌者的霸凌行為,當作證據。
- 找出自己過去的績效評估結果,證明遭到霸凌並非因為自己的工作表現不佳所致。
- 請同事誠實評估被霸凌者(你)的為人、工作表現,證明被霸凌者(你)並非自身有問題,才會遭到霸凌。
- 做身心健康檢查,證明霸凌現象已造成被霸凌者(你)的身心健康受損。
心理調適
- 跟員工諮商師或公司健康部門的醫師約時間,詳細陳述你遭遇到的霸凌經驗,減少個人的壓抑和壓力。
- 在專業醫師的建議下適度服藥,以減輕生理病痛。
- 盡可能維持均衡且健康的飲食,維持個人戰力。
- 請員工諮商師協助處理因霸凌而產生的各種情緒,以免自身落入專業枯竭。
- 做一些可以讓自己身心放鬆的活動。
- 要有在工作場所以外的朋友,他們更容易站在你的立場上體諒、傾聽。
- 在下班後做一些能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 盡量保持幽默感,並善待自己。
- 跟關切職場霸凌的相關社福機構保持聯繫,或在工作之外尋找有共同經驗的朋友、部落格、社群,增加交流。
申訴管道
依照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24-3條,事業單位勞工人數達100人以上者,雇主應依勞工執行職務之風險特性,訂定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計畫,並據實執行;勞工人數未達100人者,則得以執行紀錄或文件代替。 依照勞動部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雇主應針對職場不法侵害事件,建立標準處置流程,明定申訴或通報管道及後續處理機制,提供當事人通報單(如職場不法侵害通報表)、電子郵件、專用電話等通報管道,讓勞工在碰到職場霸凌時,可以即時向公司專責部門進行申訴。 一旦當事人(被職場霸凌的勞工)通報專責部門或人員,應於24小時內填寫職場不法侵害通報表;接著由專責人員視案件樣態,通報外部單位(詳細名單請參考職場不法侵害事件處理相關協助資源)、成立處理小組、協助當事人安置或就醫,並通知雇主或高階主管;後續會再進行工作調整建議、提供心理輔導、給予醫療協助,也會進行勞資協商與爭議調解、法律協助、內部相關懲處,並依據勞工健康服務相關專業人員建議進行工作調整。 倘若公司沒有相關機制,勞工也可以向全國勞工主管機關提出申訴,或是透過刑事、民事訴訟,捍衛自己的權益。雇主該怎麼預防職場霸凌
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雇主應妥為規畫、採取必要的安全衛生措施,預防勞工執行職務時,因他人行為遭受身體或精神不法侵害。 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且經通知限期改善卻未改善者,可按職業安全衛生法第45條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職場霸凌精神賠償
被霸凌者可按民法第184條、民法第195條向霸凌者請求賠償;若雇主縱容職場霸凌,也應連帶負起損害賠償責任。 由於精神賠償沒有明確的金額標準,法官會衡量雙方當事人的社經地位、收入、年齡,以及案件本身和精神損害的因果關係、程度,來計算精神慰撫金。 職場霸凌是一種嚴重的問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防範。如果不幸遇到職場霸凌,不要害怕,可以採取上述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資料參考:2023-11-22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勞動台北電子報第47期 – 職場霸凌的認識與自救 》
《文章參考:2023-11-22 職場霸凌申訴管道、流程是什麼?蒐證要注意哪些事?法律怎麼規範?| Yahoo奇摩新聞 吳怡萱 》
最新文章
AI記得你的秘密─ChatGPT隱私風險揭密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最近表示,他「對於人們如此願意與大型語言模型分享非常私人的詳細資訊,感到非常驚訝」。這種驚訝背後隱藏著一個事實:在AI的世界裡,隱私只是一種幻覺。你與ChatGPT分享的所有內容,都可能成為刑事調查來源、洩漏給未來用戶,甚至被用來針對你設計廣告。…
端午連假加班費怎算?勞工權益一次懂
端午連假上班、加班,薪水怎麼算?國定假日出勤薪資一次懂:根據《勞基法》第30條,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當工作時間超出這個「正常工時」範圍,即被視為延長工時(加班),雇主必須依法支付加班費。
對於加班時數,法律有明確的限制…
碳排影響財損?氣候變遷下的新挑戰
全球暖化對企業的影響已遠超出碳關稅和供應鏈減排要求,而是演變為全球層面的經濟衝擊。根據IPCC報告及相關經濟研究,若全球升溫達到3.2℃,將導致全球GDP損失10-18%,相當於10-20兆美元的產值。
──面對這個驚人的數值虧損預估,我們必須意識到,人類正進入「不減碳、損失更多」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