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勞動部增設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 強化職災勞工重返職場服務
勞工是國家經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動力,為讓不幸發生職災勞工,能透過多元專業資源協助,順利重返職場,勞動部自明(113)年1月1日起,將再增設5家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屆時全台(含離島地區)將有36家認可專責醫院投入服務職災勞工。此外,為增加職災勞工服務之整體近便性,同時也將於全台各地布建超過20間網絡型態的職災職能復健強化訓練機構,亦即包括澎湖、金門等離島縣市,合計有超過50個服務據點,提供職災勞工就近接受復工服務。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以下簡稱災保法)自去(111)年5月1日上路後,勞動部即多方布建提供職災勞工重建網絡,協助職災勞工或雇主擬訂復工計畫,進行工作分析、功能性能力評估及增進其生理心理功能之強化訓練等職能復健服務。今年迄11月底,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提供職災勞工個案管理服務量已逾1,800人,與災保法施行前,以年度計畫方式每年約提供服務600人相較,已大幅成長逾3倍。
另因職災勞工職能復健服務之工作能力強化訓練,其訓練頻率高、時間長,為使職災勞工能就近獲得深度的強化訓練服務,勞動部也規劃採由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人員進行晤談、標準化評估及擬訂重建服務計畫(含復工計畫),後續由上述強化訓練機構按評估結果進行生理或心理強化訓練,擴展職能復健服務據點,目前已成功布建共9間強化訓練機構,另正與衛生福利部洽談合作,預計113年至少成立20間以上之強化訓練機構,全台將有超過50間醫院可提供職災勞工免費的職能復健深度服務。
勞動部呼籲,職災勞工或雇主如有職災職能復健服務需求,均可洽各地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由專業的治療師進行個別化評估,並協助規劃職災勞工專屬的復工計畫,亦可透過地方勞政主管機關職災勞工專業服務人員提供相關諮詢及轉介服務,獲取更近便的服務,相關資訊可至職安署網站參閱(https://www.osha.gov.tw/48110/48363/133471/133477/lpsimplelist)。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退休後再工作還能再加勞保嗎?一文釐清權益重點
當退休族決定重返職場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我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如果再次就業,還能重新加保勞保嗎?這個問題關係到勞工的權益保障,也影響到雇主的法定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