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3月失業率創24年新低 製造業就業待觀察
主計總處公布的3月失業率為3.38%,創下近24年同月新低水準,呈現國內整體就業市場維持穩定向好的態勢。然而製造業就業人口卻持續負成長,顯示該產業就業情勢的好轉力道仍待時日觀察。
造就3月失業率創新低的主因,是年後轉職潮結束,大量尋職人口陸續找到工作。隨著就業人口增加、失業人口減少,統計數據自然向好。從產業別就業人數變化觀之,服務業年增10.9萬人是最大就業大軍,其中住宿餐飲業年增3萬人、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年增2.9萬人,反映國內內需消費及民生相關服務業對人力的龐大需求。
受惠於出國旅遊熱絡,帶動旅遊相關產業就業人力大增,如支援服務業年增1.6萬人、出版影音資通及休閒娛樂業就業人數也表現亮眼。整體來看,服務業及內需消費市場對於就業的拉抬力道明顯。
反觀製造業的就業情勢卻不容樂觀,3月雖月增3千人,但專家分析這與季節性因素有關,與上年同月相比,製造業就業人數仍年減1.4萬人,顯示該產業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就業人力持續流失的狀況尚未獲得改善。專家認為,要等待一段時間再做判斷,目前尚難認定製造業就業已經好轉。
值得關注的是,重要就業指標“因公司業務緩縮而失業”人數已連續3個月低於10萬人,為近13年來的新低。顯示國內整體企業生產與營運穩定,無大規模工作崗位遭大量裁減的情況,就業市場維持穩健。
展望未來,根據歷年同期統計資料,4月失業率均會比3月降低0.01到0.06個百分點,就業情勢預期將持續維持穩定。不過業者仍需密切關注製造業的人力需求動態,以免製造業的就業疲軟拖累整體就業數據的樂觀表現。
總體而言,內需服務業及觀光休閒業的人力需求居高不下,成為目前就業市場的主要助力。但製造業人才流失的議題已久,仍有待政府與業者的深入因應與調整。維持製造業的競爭力和提振就業人口,不啻是當前重要的課題。就業市場雖朝向穩定發展,惟製造業就業情勢的變化,將是未來須持續觀察的重點焦點。
最新文章
盤點 7 大「特休」NG 眉角!雇主、勞工都該知道的法規細節
休假不僅能夠幫助勞工維持身心健康,更是法律保障的基本權益。然而,許多企業和勞工對於特休的規定仍然存有誤解,甚至可能觸法而不自知。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盤點 7 大「特休」NG 眉角,確保自己的權益不被忽略!
AI驅動的技能革命:未來職場需要的十大關鍵能力
在快速變遷的數位時代,技能已成為職場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發布的《2025未來工作報告》,為我們揭開了職場技能演變的藍圖,展現了人工智慧與科技將如何徹底重塑勞動市場的全新樣貌。…
資遣試用期員工可以不用通報?未遵守勞基法恐罰錢
在現代勞動關係中,試用期往往被雇主視為篩選人才的關鍵階段。然而,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近期的執法行動,再次提醒企業必須嚴格遵守勞動法規,即便是試用期員工也享有完整的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