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打造主管”高CP值” 吸引員工願意晉升
近年來,越來越多員工對於晉升主管職位卻步,究其原因,其實就在於他們看到主管的辛勞與付出,與實際所能獲得的報酬和地位待遇不太成正比。換句話說,當主管的”性價比”(CP值)不高,自然不太吸引員工追求。
曾有位資深主管向我訴苦,自己每天工作忙到天昏地暗,卻發現手下員工無一人願意接班升任主管一職。我問他:”有沒有發現,其實你已經找到沒人願意當主管的原因了?”
我們常看到主管們衣衫襤褸、面帶憂色、步伐匆忙,給人一種十分操勞的形象。員工自然也就認為,升任主管後生活品質只會每況愈下,所以寧願安於現狀。要改變這種觀感,主管們必須先從”看得到”的三個面向做起:
- 儀容整潔
- 態度從容笑逆
- 步伐放緩
展現良好的主管形象之後,再透過日常相處,向員工強調當主管”看不到”的種種好處,例如加分履歷、提高市場價值、享有較高自主權等等。如此一來,員工對主管職位才會產生嚮往和憧憬。
主管之所以操勞,往往是因為工作權責過重,薪資卻未能相對提高。要吸引員工爭相晉升,企業必須正視這個結構性問題,給予主管適當的權力分工和薪資待遇,讓主管工作的CP值能真正超高,成為員工心目中值得追求的職務。
人往往對”高CP值”的事物趨之若鶩。身為主管,要讓手下願意接班,就必須先提高自己的CP值,展現出當主管的種種好處和優勢,並透過企業制度的完善,確保主管工作的投入與回報能達到良性平衡,吸引優秀人才邁向主管之路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近年來,全球貿易環境充滿變數,特別是仰賴出口的製造業,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在企業力求度過難關的同時,如何確保廣大勞工的就業權益,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針對當前的產業困境,勞工團體強烈呼籲政府將現行的「減班休息」指導原則提升至法律位階,並修訂《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
強化就業安定與產業韌性:勞動部放寬「減班休息再充電計畫」2變革
在全球經濟與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國內部分產業面臨營運挑戰,不得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為積極維護勞工的就業權益與社會安定,勞動部持續精進各項穩定措施,並宣布大幅放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