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安靜度假:職場新現象引發對工作文化的反思
近期一項由美國哈里斯民意調查(The Harris Poll)進行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新興的職場現象——”安靜度假”。這種行為指的是員工在未正式請假的情況下,實質上進行休假活動。調查顯示,平均有28%的美國在職成年人曾有過這種行為,其中千禧世代(28-43歲)的比例更高,達到37%。
“安靜度假”的形式多樣,可能包括在遠程工作時秘密旅行,或是通過巧妙安排訊息發送時間來營造工作中的假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反映了當前職場文化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造成”安靜度假”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量過大和有薪假期難以實際使用。調查發現,超過80%的受訪者表示未能用完所有的有薪假期。最大的障礙是需要隨時待命應對工作需求,以及繁重的工作量。超過60%的人曾在休假時接聽工作電話,近90%的人會查看工作郵件,這種”隨時在線”的壓力使得工作與個人時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專家指出,”安靜度假”現象更容易出現在鼓勵過度工作的組織中。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副教授瑪莉莎·克拉克(Malissa Clark)表示,一些員工感到必須不斷工作,否則可能會被淘汰。而混合辦公模式的普及,使得這種行為更難被察覺。
然而,”安靜度假”並非長期解決方案。它可能導致公司生產力下降,同事工作負擔加重,而且員工本身也無法真正得到充分休息。專家強調,如果員工感到必須與公司保持聯繫,就無法從工作中真正恢復精神。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專家建議公司應該建立支持員工休假的文化。具體措施包括簡化請假流程、管理層以身作則、提供創新福利如全公司統一放假等。最關鍵的是確保員工能夠真正利用有薪假期,而不是因為擔心影響工作而不敢申請。
美國私立學校羅蘭廳(Rowland Hall)的人力資源總監托妮·羅德里格斯(Tawny Lott Rodriguez)建議,理想情況下,組織應該推動坦誠溝通的文化,鼓勵員工使用公司提供的有薪假期,並在員工休假期間避免打擾。她還為考慮”安靜度假”的員工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評估公司文化、工作量分配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
總的來說,”安靜度假”現象的出現反映了當前職場文化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失衡,以及對員工福利的忽視。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雇主和員工雙方的共同努力,建立更健康、更平衡的工作文化。這不僅有利於員工的身心健康,長遠來看也將提高公司的生產力和員工忠誠度。
8/23罷免、公投日─排班與給薪有哪些注意事項?
公民投票是我國憲政體制下,實現民主與保障人民參政權的重要制度,因此法律保障勞工的投票權益,以及制訂了相關的配套措施。然而公投與先前的罷免案規則相同嗎?公司行號在排班和給薪方面要注意哪些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人在台工作已成為常見現象,然而相關的法規管制也隨之嚴格。就業服務法第44條明文禁止任何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這項規定看似清楚明確,但在實務運作中卻有複雜邊界問題…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求職者常會美化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雇主難以判斷其真實實力──如何精準識別並招募到真正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挑戰之一。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人才招聘有著獨特而務實的見解:「我的員工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如果能夠發現求職者具備專長領域相關的具體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