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專業HR知識平台

專業人資洞察 × 智慧HRM系統 × 實戰專家觀點
不論是企業決策者、主管、人資專業人士,或正致力於優化人力資源流程的夥伴,
這裡提供最新的人事管理趨勢、HRM系統與專家見解,助您打造高效團隊,掌握競爭優勢。

精選文章

如何使用 GPS 打卡?企業導入智慧考勤管理完整指南

隨著工作型態的多元化發展,傳統的固定式紙本打卡機已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需求。不僅外勤人員回廠打卡不易,疫情過後,居家工作和混合辦公模式成為新常態,企業面臨新的管理挑戰。透過 GPS 打卡系統,企業能夠建立更透明、更有效率的考勤制度,同時兼顧員工的工作彈性需求。…

ESG + HRM,一站式永續解決方案! 飛騰雲端助攻上市櫃企業最快2小時完成永續報告書

在全球永續浪潮席捲下,ESG已從「選項」變成企業經營的「標準配備」。不只是外部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在看,政府政策也正逐步推進ESG揭露的法制化。自2024年起,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須依金管會規範定期繳交永續報告書,完整揭露企業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與實踐成果…

AI智能雲幫手ChatHR,讓HR的日常作業更有效率

AI 如何幫助您提高工作效率?人工智慧為我們的工作方式帶來新變革,像是使用ChatGPT,提問後就可以收到您所需的回覆,許多如資料輸入、流程管理的重複性工作,或是需要解析大量資料來進行更多精準判斷的數據分析,都可以藉由AI來提高工作效率。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AI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系統:智能解決出勤異常與勞動法規挑戰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系統:智能解決出勤異常與勞動法規挑戰

員工出勤異常是許多公司常見的問題,常見情況包括遲到、早退、未打卡,或非工作日出勤但無加班記錄等。人資部門在每月出勤和薪資結算前,最困擾的就是需要處理補卡、補加班和請假申請等作業。如果缺乏適當的管理系統,這些繁瑣問題容易導致人資花費大量時間手動核對和調整,甚至影響薪資計算的準確性…

企業數位轉型如何選?飛騰雲端人資系統的優勢與亮點

「雲端人資系統」已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上,高效數位轉型的重要工具,並且逐漸普及於各大產業。今天我們來透過「核心功能」與「擴展功能」兩大面向,深入介紹飛騰雲端系統特點與特色,幫助企業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雲助理:卡鐘串接、打卡考勤、勞檢免擔心

雲助理:卡鐘串接、打卡考勤、勞檢免擔心

在中小企業的經營中,人力資源管理(HRM)系統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找到適合的HRM系統特別重要。雲助理人資管理系統專門為中小企業設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協助企業主專注於核心業務,無需煩惱繁瑣的人資管理,或突如其來的勞檢。中小企業的HRM挑戰…

雲助理成功案例_貓村貓專科醫院

雲助理成功案例|貓村貓專科醫院:如何輕鬆實現數位轉型?

在企業經營的重要一環 – 人力資源管理中,中小企業面臨著龐大的人事作業負擔。考勤、薪資、請假、出差等環節不僅需要專業人才操作,同時也耗費大量時間。由於中小企業通常面臨人力和資源有限的挑戰,而市面上的人資管理系統大多針對大型企業,功能豐富但操作複雜,導入成本高昂。飛騰雲助理應運而生…

為什麼使用Excel做薪資的企業 後來都選擇雲端人資系統?

在中小企業、個人工作室或新創公司階段,公司組織架構還不複雜、或員工數還不多,一般管理者會優先使用來Excel製作薪資表,紀錄結算員工薪資及出缺勤等資料。那麼使用Excel有哪些優缺點呢?什麼時候適合引進e化人資系統來管理呢?…

性平三法上路,飛騰雲端與您共創友善職場文化

台灣致力打造一個無性別歧視的工作環境,全面實施<性平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這三項法律旨在建立一個友善且可信賴的職場,重視對被害人的保護和支持,提供相關諮詢與轉介資源等扶助措施。

輕鬆上手簡單操作,最適合中小企業的【雲助理】形象圖

輕鬆上手簡單操作,最適合中小企業的【雲助理】

ESG浪潮來襲,數位化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中小企業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有效管理最寶貴的人才資產?中小企業想進行人資數位轉型,會遇到哪些限制?人員限制: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專門的資訊人才來規劃與執行數位轉型,也有許多中小企業是管理者身兼多職處理HR的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挑選適合的人資系統或整理資料進行人資系統上線…

最新文章
工資連九漲,114年調幅4.08%

工資連九漲,114年調幅4.08%

最低工資審議會於今(4)日召開首次會議,會中結論:每月最低工資為新臺幣(以下同)28,590元,較原27,470元調升4.08%,每小時最低工資等比例調整後,取整數為190元,並自 114 年 1 月 1 日實施。全案續由勞動部陳報行政院核定。這也是自105年以來,工資連九年調升。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近幾年臺灣經濟受惠於產業結構成功轉型與勞動素質提升,國家整體收入持續增加,經濟成長的果實雨露均霑,透過最低工資的調升,由勞資雙方互利共榮…

閱讀更多
簽約獎金的法律迷思:勞資雙方應注意的重要事項

簽約獎金的法律迷思:勞資雙方應注意的重要事項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簽約獎金(Signing Bonus或Sign-on Bonus)已成為企業吸引高端人才的常見策略。然而,這種看似簡單的激勵措施背後,卻隱藏著複雜的法律和稅務問題,值得勞資雙方深入了解和謹慎對待。簽約獎金的本質與目的,簽約獎金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薪酬形式,旨在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公司。企業提供這種獎金的原因多樣,可能是為了突破公司既定薪資架構的限制,或是補償人才因提前離開原公司而損失的利益,如分紅或久任獎金等…

閱讀更多
僥倖心態作祟:台灣企業違反勞基法案例居高不下

僥倖心態作祟:台灣企業違反勞基法案例居高不下

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自1984年8月1日施行以來,已經走過40個年頭。這部法律旨在為台灣勞工設定最低勞動條件標準,保障勞工權益。然而,根據勞動部的統計數據,每年仍有高達7000至8000件雇主違法案例,其中約有2000至3000件與勞工工資和工時相關。這一持續高企的違法率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複雜多樣,涉及法規認知、企業規模、經濟壓力以及文化因素等多個層面。專家和勞工團體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

閱讀更多
突破傳統:重新定義有效的面試策略

突破傳統:重新定義有效的面試策略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選才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許多主管在面試過程中常常陷入一些常見的誤區,導致「看錯人」的情況屢屢發生。如何提出更有效的評估方法,幫助企業在選才過程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以下從三個主要的面試陷阱進行探討。1. 不要過分關注求職者的「動機」,傳統的面試常常會詢問求職者為什麼想加入公司,試圖衡量他們的工作熱忱。然而,這種做法存在明顯的缺陷…

閱讀更多
非典型工作興起:了解承攬與雇傭的差異,保障勞資雙方權益

非典型工作興起:了解承攬與雇傭的差異,保障勞資雙方權益

隨著科技發展和工作型態的轉變,非典型工作在台灣日益普及。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2023年台灣非典型工作者已達80.6萬人,佔全體就業人數的7.01%,創下4年來新高。其中,25至44歲年齡層更有23.3萬人從事非典型工作。面對這種趨勢,了解承攬和雇傭的差異變得尤為重要。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指出,非典型工作並非近年才出現的現象,實際上比人們想像的更為普遍。然而,由於對法規認知不足,常常導致問題的產生…

閱讀更多
工作與休閒的平衡:給工作狂的建議

工作與休閒的平衡:給工作狂的建議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面臨著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挑戰,尤其是所謂的”工作狂”。這些人即使在假期也難以完全放下工作,常常感到焦慮不安。如何在工作熱情和休閒需求之間取得平衡,為工作狂們提供一些實用建議。重新定義休息,對於無法完全放下工作的人來說,傳統意義上的休假可能並不適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無法獲得休息。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在工作中尋找”鬆弛感”。具體來說,可以嘗試以更從容、更細緻的方式來完成工作任務…

閱讀更多
2025年元旦起勞保費率調升至12.5% 影響逾千萬勞工

2025年元旦起勞保費率調升至12.5% 影響逾千萬勞工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今日宣布,依據《勞工保險條例》規定,2025年1月1日起,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將由現行的12%調整為12.5%(含就業保險1%)。此次調整預計將影響全台約1037萬名勞工。根據勞保局說明,為確保勞工保險的財務平衡及永續發展,法規明定自2009年起採用「費率自動調整機制」,每兩年調升0.5個百分點,直至上限13%。2023年已將費率由11.5%調整為12%,因此2025年將進行下一次調整…

閱讀更多
職場成長的關鍵習慣:問對問題,快速進步

職場成長的關鍵習慣:問對問題,快速進步

在現代職場中,面對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和新的挑戰,有效解決問題並持續成長已成為每個職場人士必備的技能。以下七個關鍵習慣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處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難,還能促進你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不懂的問題時,首要步驟是嘗試自己解決。這個習慣不僅能增強你的問題解決能力,還能培養獨立性和創造力。你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關信息…

閱讀更多
離職預告制度:平衡勞資權益的重要機制

離職預告制度:平衡勞資權益的重要機制

在現代職場中,員工離職是一個常見的現象。然而,為了保護雇主和員工雙方的權益,勞動法規對離職過程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本文將深入探討離職預告制度的重要性、相關法規,以及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離職預告制度的意義,離職預告制度的設立主要有兩個目的: 1. 給予雇主緩衝期:讓公司有時間尋找替代人選或安排工作交接,維持正常運營。 2. 保護勞工權益:確保勞工能夠按規定離職,避免雇主無理由拒絕或延遲離職…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