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打造高效能團隊的關鍵

2024/08/02

分享:

飛騰雙週報_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打造高效能團隊的關鍵

現代職場中,「心理安全感」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這個概念最初由美國組織行為學家艾美.艾德蒙森於1999年提出,指的是「團隊成員確信自己能夠自在發言,而不會遭到拒絕或懲罰的心理狀態」。隨著企業逐漸認識到心理安全感對團隊效能和創新的重要性,如何在職場中營造這樣的氛圍成為了許多管理者面臨的挑戰。

 

然而,儘管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廣為人知,許多職場人士仍然感到難以在主管面前坦然表達不同意見,即使他們擁有出色的工作表現和能力。這種現象反映出,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建立心理安全感並非易事,需要管理者和團隊成員共同努力。

 

要打造一個充滿心理安全感的職場,管理者的角色至關重要。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在聆聽部屬意見時,避免使用帶有否定意味的接續詞,如「不過」、「可是」、「然而」等。這些看似無害的詞語,實際上可能對部屬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當部屬鼓起勇氣表達意見時,他們是基於對主管和團隊的信任。如果主管立即用否定性的語言回應,不僅會打擊部屬的積極性,還可能損害已建立的信任關係。長此以往,部屬可能會認為表達意見毫無意義,逐漸變得畏縮、失去自信,最終選擇沉默。

 

相反,即使部屬的意見乍聽之下似乎不太合理,主管也應該先表示接納,使用「原來如此」或「這樣嗎?」等中性詞語回應。隨後,可以進一步詢問部屬提出這個想法的原因,例如「為何你會這麼想呢?」或「能否詳細解釋一下你的看法?」這種做法不僅能夠讓主管更深入地理解部屬的思考過程,有時還可能激發出新的視角和創意。

 

當個人的存在和想法得到認可時,他們才會真正信任周圍的人,進而使工作場所成為一個充滿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主管表現出願意傾聽和理解的態度,能夠讓部屬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被肯定。

 

儘管引導部屬朝正確方向發展是主管的職責之一,但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句無心的否定言論可能會破壞精心營造的良好氛圍。因此,習慣使用「不過」、「可是」等詞語開頭的人,應該努力改正這個習慣。對部屬而言,主管的影響力往往超乎想像,一個看似無害的評論可能會讓部屬感到自己的存在被否定。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在建立心理安全感的過程中,主管應該避免過度強調「我那個年代」的經驗。不同世代之間確實存在思維差異,但沉溺於過去的工作方式可能會阻礙團隊的進步和創新。相反,主管應該努力理解和適應當前的職場文化,創造一個能夠有效推進工作的環境。

 

總的來說,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管理者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行為。通過創造一個開放、包容的氛圍,鼓勵團隊成員自由表達想法,主管可以激發團隊的創造力和生產力。當部屬感受到自己的聲音被重視,他們更有可能為團隊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努力。

 

隨著心理安全感的提升,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和合作也會增強,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提高整個團隊的效能。因此,投資於建立心理安全感不僅能改善職場氛圍,還能為組織帶來實質的效益。主管們應該將此視為一項長期策略,持續努力創造一個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潛力的工作環境。

《 文章參考:2024-07-30  下屬都不出聲,很可能是因為你常把「這些詞」當口頭禪 │商周 》
颱風天的勞工安全防護網:雇主通勤協助義務完整解析

颱風天的勞工安全防護網:雇主通勤協助義務完整解析

隨著鳳凰颱風逼近台灣,部分縣市政府於11日宣布停班停課,再次提醒社會各界正視天然災害期間的勞工安全議題。勞動部特別強調,根據《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的明確規定,當天然災害發生時,為保障勞工的生命安全,勞工應以不出勤為原則。…

主管是離職主因之一?三大離職警訊要注意

主管是離職主因之一?三大離職警訊要注意

根據蓋洛普(Gallup)在2008年針對美國超過100萬名員工進行的調查,人們離職的首要原因是糟糕的老闆或直屬主管;在自願離職的員工中,高達75%是因為他們的主管才選擇離開。這個驚人的數字凸顯出職場人際關係的品質,對組織人才留任的關鍵影響力。…

入職90天內的雙向審核:Z世代重新定義試用期

入職90天內的雙向審核:Z世代重新定義試用期

當Z世代陸續進入職場,一個顯著的變化正在發生:傳統的「試用期」概念正逐漸轉型為「互相觀察期」。這段「職場前90天」不再只是雇主單方面評估新人的階段,而是演變成勞資雙方共同評估合作可能性與文化契合度的關鍵時期。你在試用我的能力,我也在試用這間公司合不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