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
一項針對 2000 名美國民眾的最新調查揭示,大眾對於帶病工作的態度已發生顯著變化,特別是在年輕世代中,這種行為正從「敬業勳章」轉變為可能招致「自私」標籤的負面行為。
職場價值觀的世代轉向:從「敬業」到「自私」的標籤轉換
傳統的職場倫理,普遍將「堅持出勤」視為員工對工作的承諾與責任感的展現。但這項由市調研究機構 Talker Research 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這種觀念正在迅速瓦解。
抱病光環不再:多數人質疑其職涯效益
數據指出,有近三分之一(31%)的受訪者認為,帶著咳嗽、噴嚏等明顯症狀出現在辦公室,不再是值得欽佩的行為。更甚者,大眾普遍對於抱病上班能否帶來實質的職涯益處抱持懷疑態度。僅有四分之一(25%)的受訪者堅信,此舉能為上司或主管留下好印象。這表明,過去用來爭取辦公室認可的「出勤努力」,如今在同事眼中已失去了原有的光環。
年輕世代的強烈反彈:劃清社交界線
這種對「出勤主義」的批判,在年輕族群中表現得尤為強烈,體現出明顯的世代鴻溝。
當被問及對「明知生病仍堅持出席工作或社交場合」的人的感受時,高達 42% 的受訪者坦言,他們與此人的關係會受到負面影響,而這一比例在 Z 世代和千禧世代中更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認為關係會受損的受訪者中,高達 64% 的人會將這種行為直接歸類為「自私」。
這種強烈的世代觀念轉變,核心在於年輕世代對健康與社交界線的重視。他們認為,個人的敬業精神不應建立在犧牲團隊集體健康的風險之上。
過去用來換取辦公室「乖寶寶貼紙」的行為,現在反而成為引發同事不滿與指責的導火線。對他們而言,真正的責任感,是保障自己與他人的健康,而非強行將病菌帶入共享空間。
「非公司壓力」的兩難:個人承諾與經濟考量
令人意外的是,儘管「出勤主義」在同事間的觀感已大幅惡化,但許多人抱病上班的壓力來源並非直接來自於公司或老闆。
調查中僅有 22% 的在職員工表示,他們感受到來自雇主的壓力,因此身體不適時仍須上班。這表明,企業文化的強制性要求並非主要驅動力。
那麼,促使員工抱病工作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調查結果指向了兩大個人層面的因素:
- 個人承諾壓力:28% 的人選擇抱病上班,主因是「已經接下工作」,這反映出員工對於完成任務、履行個人對專案或團隊的承諾所產生的內在壓力。
- 經濟壓力:27%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無法承擔請假的經濟損失」。這凸顯了在缺乏完善帶薪病假制度的環境下,經濟因素成為許多員工在健康與生計之間掙扎的主因。
這些數據清楚地描繪出一個困境:員工不是為了老闆的讚賞,而是為了履行個人責任與避免經濟損失,才不得不冒著健康風險帶病出勤。
後疫情時代的職場禮儀:健康界線與衛生意識的躍升
COVID-19 疫情無疑是加速這場職場文化變革的關鍵催化劑。疫情的衝擊,徹底改變了大眾對於疾病傳播與個人衛生的看法,並重塑了辦公室與社交場合的互動模式。
病毒防護成為新常態的職場禮儀
高達 57% 的受訪者坦言,自疫情爆發以來,他們對於他人抱病工作的看法發生了改變。更有70% 的人表示,與疫情前相比,他們現在對於個人衛生和疾病傳播的風險更加謹慎。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與病患接觸,已不再是臨時的防疫措施,而成為職場與社交場合的基本禮儀。
這種健康意識的提升,帶來了即時的人際連鎖反應。當有同事抱病上班時,高達 86% 的人會開始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擔憂。
共享習慣的劇變:社交與辦公室的防線
這種對於衛生的謹慎態度,甚至延伸到了日常的社交習慣中,特別是在食物共享方面。例如,有 29% 的受訪者表示,在社交場合中,對於取用自助餐、共享拼盤等共食方式感到不自在。
然而,人們對於共享食物的意願在不同群體間有明顯區別:雖然有 49% 的人願意與朋友分享食物,但只有 24% 願意與同事分享,而願意共享飲品的比例更是低到僅有 3%。這反映出在職場環境中,人們對於疾病傳播的警惕性更高,也更加謹慎地在人際互動中劃定健康的界線。
遠距工作的新平衡:維持專業與保障健康的折衷方案
幸運的是,隨著科技進步使遠距工作的普及,為生病的員工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折衷選項,使得他們不必在「出勤」與「養病」之間做單一選擇。
調查發現,高達 70% 的受訪者表示,如果他們在生病時需要參加視訊會議,他們會很自然地選擇關閉攝影鏡頭。這項簡單的行為,讓員工既能參與工作、履行職責,又不必擔心因病容示人而損害專業形象,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在辦公室中傳播病菌的風險。
這項新常態下的工作模式,為「帶病工作」提供了更人道且更具責任感的方式。它在維持專業承諾與保障個人健康之間達到了微妙的平衡,也為職場文化指明瞭一個方向:真正的敬業,是建立在對自我與他人的健康負責之上,而非僅僅是身體上的「在場」。
《 文章參考:2025-10-8 抱病上班,沒人會給你「乖寶寶貼紙」!Z 世代直呼:這不是敬業,是自私略|經理人 》
熱門文章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系統:智能解決出勤異常與勞動法規挑戰
HR系統比較 分享:員工出勤異常是許多公司常見的問題,常見情況包括遲到、早退、未打卡,或非工作日出勤但無加班記錄等。人資部門在每月出勤和薪資結算前,最困擾的就是需要處理補卡、補加班和請假申請等作業。如果缺乏適當的管理系統,這些繁瑣問題容易導致人資花費大量時間手動核對和調整,甚至影響薪資計算的準確性。 ...
【系統比較】打卡新時代:飛騰雲端讓你不再為考勤困擾
HR系統比較 分享:打卡控管不僅影響到公司的管理效率,還會影響員工的工作體驗。飛騰雲端作為HR系統廠商的領導品牌,提供多樣化且靈活的打卡解決方案,全面滿足企業需求。 對於打卡,企業普遍會遇到哪些狀況? 設備無法串接系統:打卡設備如果無法有效串接,會導致數據無法自動更新和同步。 代打卡問題:員工請同事代為打卡,使企業無法了解員工的實際出勤情況,影響考勤管理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異地打卡需求:對於經常出差或在外辦公的員工,企業需要提供方便的異地打卡方式,以確保能夠準確記錄這些員工的出勤情況。...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靈活參數 協助企業多元排班管理
HR系統比較 分享:面對複雜的勞動法規,企業需要應對變形工時、國定假日安排、跨點考勤管理等多方面挑戰。飛騰雲端HRM系統,具備靈活的參數,可針對眾多排班需求,展現強大的支援能力,以下將詳細比較飛騰雲端與他牌人資系統在各項排班管理功能上的差異,讓您更了解飛騰雲端如何滿足企業複雜排班需求。 企業在排班方面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變形工時須符合法規要求:不同的行業類別有各自法規要求,需要嚴格遵守,否則會面臨法律風險。 排班間隔時間:對於如何確保每位員工的工作負荷合理,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法規有規定輪班間隔時間。...
靈活、安全、高效率:飛騰雲端系統的優勢解析
HR系統比較 分享:Designed by Freepik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必須妥善利用人力和數位資產,選擇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HRM)系統變得至關重要。然而,選擇合適的HRM系統並非易事,導入系統伴隨著諸多困擾,如:基本資料需要重新導入、重新適應新系統作業流程等。這些問題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影響企業的日常營運效率。 企業導入HRM系統常見困境: 需求評估不足:許多企業未能準確評估自身需求,選擇不適合的HRM系統,導致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
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
HR系統比較 分享: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本篇文章從功能性、使用便利性、價格與客戶評價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提供一個全面且客觀的台灣雲端人資系統推薦比較表,幫助企業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解決方案。在數位化與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選擇將人資管理系統搬上雲端,可以簡化繁瑣流程、提高數據安全性,並實現跨地區、多部門的協同管理。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希望能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各雲端人資系統的特點與差異,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雲端人資系統。 【人資系統的功能面比較】...
最新文章
強化就業安定與產業韌性:勞動部放寬「減班休息再充電計畫」2變革
在全球經濟與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國內部分產業面臨營運挑戰,不得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為積極維護勞工的就業權益與社會安定,勞動部持續精進各項穩定措施,並宣布大幅放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
迎戰「延後退休」世代:企業推「首席長壽官」策略重塑職場未來
面對全球人口結構的與職場環境的變遷,傳統的退休模式已然走到盡頭。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養老金體系的壓力,越來越多勞動者必須延長其職業生涯。一個專為「長壽」與「世代共融」而生的新興高階管理職位「首席長壽官」(Chief Longevity Officer, CLO)…
荷蘭啟示錄:週休三日最短工時如何打造最富裕經濟體?
當全球企業家、勞工與政策制定者仍在激辯「週休三日」是否會拖垮經濟、削弱競爭力時,一個西歐國家早已悄然走在這條路上,成為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短工時社會實驗場——它就是荷蘭。…
勞工退休金試算表全新改版:7大功能升級,退休規劃更精準便利
勞動部近日正式推出全新改版的「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透過系統化的功能優化,讓勞工能夠更便利且精準地推估未來退休金累積情況。這次改版最大的特色,是系統直接提供各項真實參考數據,勞工不再需要自行搜尋複雜的統計資料,只要透過簡單的點選操作,就能快速完成個人化的退休金試算。…
職場不友善成生育阻力:超過半數女性婚育後遭遇困境
台灣生育率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年輕世代不婚不生的現象日益嚴重。在經濟壓力之外,另一層原因是「育兒環境不友善」,導致上班族即使有成家的念頭,最終仍選擇卻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揭露了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超過半數女性坦言,婚育後曾在職場上遭遇各種不友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