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求職履歷無回應?專家教你掌握KSA脫穎而出
許多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常遇到這樣的困境:投遞了數十份履歷,卻只收到少數甚至沒有面試邀請。中華電信組織暨人才發展處管理師顧克威,近日在履歷健診活動中分享了他多年的HR經驗,指出求職者的履歷往往缺乏關鍵亮點,無法吸引用人主管的注意。他特別強調,求職者應掌握「KSA」原則,才能有效提高面試機會。
什麼是「KSA」?如何讓履歷更具吸引力?
「KSA」指的是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與態度(Attitude),顧克威指出,求職者應根據應徵職位的需求,具體展現自己在這三方面的能力。履歷應該突出與職缺相關的經驗與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堆砌不相關的內容。他表示:「用人主管在看履歷的時間有限,關鍵是要讓重要的資訊一目了然,過多無關的內容只會浪費版面,影響履歷的效果。」
他舉例,一位求職者使用公版履歷投遞了30多間公司,卻只收到一個面試邀請,原因就是履歷缺乏關聯性與亮點。顧克威建議,求職者應該針對不同職缺調整履歷,展現與該職位最相關的KSA,這樣才更有機會脫穎而出。
自傳寫作技巧:聚焦精華內容,避免版面浪費
除了履歷的撰寫外,自傳的內容同樣需要謹慎取捨。顧克威指出,許多人在自傳中會重複已經在履歷中提到的基本資訊,例如年齡、學歷等,這些內容不僅浪費版面,還無法有效展現個人優勢。
他建議,求職者應在自傳的前幾段強調自己的「人格特質」,例如在過去工作中展現出的謹慎或負責等特質。接下來應該聚焦於具體的工作經驗,最好能將成果量化,讓用人主管能夠直觀了解你的能力。最後,在展望部分則要避免籠統的語句,應針對應徵職缺的需求,提出具體的目標與計畫,讓你的未來展望更加鮮明具體。
KSA是打開面試大門的關鍵
顧克威強調,求職者若發現自己履歷投遞多次卻無回應,應該回頭檢視是否掌握了KSA原則,並確保履歷與自傳的每一段內容都在有效傳遞自己的價值。透過精準撰寫履歷與自傳,展現出與應徵職位高度相關的能力與經驗,將有助於提升求職成功的機會。
》更多相關文章
8/23罷免、公投日─排班與給薪有哪些注意事項?
公民投票是我國憲政體制下,實現民主與保障人民參政權的重要制度,因此法律保障勞工的投票權益,以及制訂了相關的配套措施。然而公投與先前的罷免案規則相同嗎?公司行號在排班和給薪方面要注意哪些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人在台工作已成為常見現象,然而相關的法規管制也隨之嚴格。就業服務法第44條明文禁止任何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這項規定看似清楚明確,但在實務運作中卻有複雜邊界問題…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求職者常會美化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雇主難以判斷其真實實力──如何精準識別並招募到真正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挑戰之一。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人才招聘有著獨特而務實的見解:「我的員工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如果能夠發現求職者具備專長領域相關的具體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