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臺北市87家企業違反勞基法 總罰款逾737萬元

2024/10/09

分享:

飛騰雙週報_求職履歷無回應?專家教你掌握KSA脫穎而出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日前公布20248月違反《勞動基準法》的裁罰結果,顯示勞工權益保護仍有待加強。本次裁罰涉及87家事業單位,總罰鍰金額高達737萬元,凸顯了企業遵守勞動法規的重要性。

主要違法態樣

根據勞動局的統計,本次裁罰中最常見的違法行為包括:

  1. 未依法給付平日延長工時工資(28.74%
  2. 假日工資未給或未依規定加給(14.94%
  3. 未依法給付休息日出勤工資(14.94%
  4. 拒絕、規避或阻撓勞檢(12.64%
  5. 未發給未休特別休假工資(11.49%

這些數據反映出,許多企業在加班費給付和休假管理方面仍存在明顯問題。

勞動局呼籲

臺北市勞動局局長高寶華強調,持續監督企業遵守勞動法規、維護勞工權益是該局的重點工作。她呼籲雇主:

  • 依法給付工資,維持勞工生計
  • 積極補充人力,避免員工超時加班
  • 給予勞工充足休息時間,保障身心健康
  • 將員工視為珍貴資產,而非單純的人力成本

高局長特別強調,開罰只是手段,輔導企業法遵才是核心價值!

「勞條健檢師」服務

為協助企業遵守法規,臺北市勞動局推出了「勞條健檢師」服務。雇主可通過以下方式申請:

  • 在「臺北市民服務大平臺」線上申請
  • 親臨勞動局勞動權益中心申請

申請後,勞動局的「勞條健檢師」將主動聯繫申請人,安排輔導時間並提供服務。

結語

此次裁罰結果再次提醒我們,勞資和諧對於企業發展和社會穩定至關重要。只有勞資雙方共同努力,互相尊重,才能創造經濟繁榮、實現雙贏的局面。企業遵守勞動法規不僅是法定義務,更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0-07 北市87業者違勞基法共罰737萬 「沒給加班費」佔3成│TVBS新聞網 》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