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調查顯示:主管領導風格成員工離職主因,控制狂型主管最難忍受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最新調查,2024年有63.7%的員工因「人際價值」而選擇轉職,其中30.8%的人表示不喜歡主管的領導風格是主要原因。這一比例較2023年的26.9%上升了4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員工最難以忍受的是「控制狂型」主管,這類主管對工作和員工有極高的控制慾,常常要求過分詳細的工作報告,並對每個執行方法指手畫腳,甚至連如廁時間都要寫進工作報告。這種過度監督的管理方式剝奪了員工的自主權,影響了他們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最終導致員工選擇離職。
除了控制狂型主管,其他管理風格如發號施令型、放飛型、導師型和友愛型也各有優缺點。發號施令型主管雖然能提供明確的指導方向,但長期的單向溝通容易忽視員工的想法;放飛型主管若缺乏指導,會讓員工無所適從;導師型主管重視員工的成長發展,但過度指導可能會讓員工產生依賴;友愛型主管能建立良好的團隊氛圍,但在需要改正問題時可能會選擇妥協。
調查還指出,員工心目中的理想上司應具備能做出正確決策、有效組織團隊、有責任感等特質,並在關鍵時刻能保護下屬。然而,許多員工因擔心衝突或影響職涯發展,不敢對公司說出心中的不滿。HR可以通過一對一會議、匿名調查、開放回饋管道和離職訪談等方式,了解員工的真實想法,從而改善管理風格,提升員工滿意度。
盡管調查結果顯示主管風格對人才去留的影響甚鉅,但許多員工在離職時並不會坦誠說出真實原因。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擔心引發衝突、被視為不合群、遭到報復或影響未來的職涯發展。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使得員工選擇保持沉默,甚至在心灰意冷時才決定離職。
HR可以採取的措施
- 展開一對一會議:定期與員工進行一對一會議,讓他們有機會表達對主管或組織的看法和感受。
- 定期舉行匿名調查:匿名調查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讓員工在不暴露身份的情況下,願意說出對主管的評價和回饋。
- 開放便利的回饋管道:提供主動的回饋管道,讓員工隨時可以表達對主管的意見和建議。
- 落實離職訪談:在員工離職時,撥出充裕的時間進行訪談,了解員工離開的真正原因。
這些措施可以幫助HR更好地了解員工的真實想法,從而改善管理風格,提升員工滿意度,減少因主管因素導致的離職率。
》更多相關文章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近年來,全球貿易環境充滿變數,特別是仰賴出口的製造業,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在企業力求度過難關的同時,如何確保廣大勞工的就業權益,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針對當前的產業困境,勞工團體強烈呼籲政府將現行的「減班休息」指導原則提升至法律位階,並修訂《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
強化就業安定與產業韌性:勞動部放寬「減班休息再充電計畫」2變革
在全球經濟與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國內部分產業面臨營運挑戰,不得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為積極維護勞工的就業權益與社會安定,勞動部持續精進各項穩定措施,並宣布大幅放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