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職場憂鬱:五大警訊你不可忽視
當代職場壓力大、工作項目日趨複雜,其實正悄悄侵蝕著心理健康度;因此,了解憂鬱症的早期徵兆至關重要!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職場憂鬱的關鍵特徵。
憂鬱症:看似平凡卻深藏危機
現代職場競爭激烈,每個人都在為生計努力。然而,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醫師雪農‧加西亞(Shannon Garcia)指出,全球約3億人正經歷憂鬱症,其中「職場憂鬱」最常見、案例分布也最廣泛,尤其值得關注。
職場憂鬱的五大預警信號
1. 工作時間異常延長
表面上看似勤奮努力,實際上可能是逃避內心空虛的表現。過度工作可能源於:尋求成就感、迴避私人生活問題、渴望被肯定等,藉由延長在公司的時間逃避問題。
2. 社交互動驟降
從曾經熱衷社交到突然變得冷漠、疏遠,這會是憂鬱症的重要警訊,如會議上變得沉默、刻意迴避同事交流對話、拒絕下班聚會(不包含原本就沒有聚餐習慣者)、甚至減少視線接觸等。
3. 工作效率明顯下滑
拖延、遲到、無法準時完成任務,是內心掙扎的外在表現,常見狀況有工作進度停滯、缺乏執行動力、對工作失去責任感、對任何事都消極處理。
4. 情緒波動劇烈
憂鬱不僅僅是悲傷,更可能表現為:暴躁易怒、對瑣事過度敏感、對工作環境充滿負面情緒等,變得難以相處、甚至波及到旁邊的同事、協作夥伴。
5. 熱情驟然消失
如果曾經熱愛工作,短時間內突然失去興趣、渾渾噩噩、對職業生涯失去方向感、工作狀態變成一種機械性重複,似乎人在魂不在。
以上5大類狀況,有感覺到自身符合哪幾項形容嗎?如果真的不幸出現這些徵兆,該如何應對呢?
專家有以下4點建議:
1. 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
找時間釐清自己的感受,不要逃避也不要否認,誠實面對「這些負面狀況真時存在」的事實。
2. 與值得信賴的人溝通:
不要習慣性的把事情一肩揹,也不要推開親友伸出的援手,與值得信賴的人說明自己最近的狀況或問題,建立「安全網」是接住自己的一大步。
3. 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去身心科診所一點都不可恥,就像「感冒要去看醫生拿藥」是同一件事,找專業人士來釐清症狀並處理症狀;如有較多經濟資源,也可找具證照的心理諮商師處理。
4. 調整生活作息:
有時心理出問題,很大程度是不正常的生活作息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而影響到心理健康。因此調整生活作息、尤其要安排足夠的睡眠時間及運動時間。
重要提醒:憂鬱症並非敗北,而是需要積極治療的生病狀況。
職場憂鬱是當代職場的隱形殺手。及早識別、主動求助,才是恢復健康的關鍵。記住,妥善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比任何職場成就都更加重要。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1-27 工作壓力真的超大?心理醫師:這5種職場狀態小心可能是憂鬱症的前兆 │ 遠見雜誌 》
七月新政策全解析:12項重大制度變革影響民眾生活
政府於7月推出12項重大制度變革,涵蓋勞工權益、交通安全、環保醫療等多個領域。亮點包括:職災慰助金提升至20萬元、不停讓行人罰款大幅調高至最高3.6萬元、地震保險理賠條件放寬、新增濱海風力預報服務、化粧品安全管理強化、軍人享優先登機禮遇、台人赴菲律賓觀光免簽14天等。這些措施展現政府持續改革創新的決心,朝向更完善人性化的治理方向發展。…
耶魯研究解析成功密碼:頂尖人士的情緒掌控術
被稱為「情緒智力」的技能,正是區分職場高手與普通員工的重要分水嶺。它不僅影響個人的工作表現,更直接關係到事業發展的高度和廣度。當我們深入探討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質時,會發現他們都具備了一項超越智商的關鍵能力:精準掌控自己的情緒狀態。…
2025年職場變革報告:AI驅動下的勞動市場新格局
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先進數據分析能力的普及,正在重新定義全球勞動市場的運作模式。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研究顯示,未來五年內全球職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調整,預計有22%的工作崗位將經歷根本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