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績效考核解密:主管也會怕的5種場面

績效考核 一場複雜的組織博弈
績效考核不僅是員工的夢魘,對主管而言同樣充滿挑戰,其實考核並不像一般人以為的輕鬆簡單,要考量、評估的面向很多,也會遇到一些管理面及人情面的問題,加上公司制度的鬆緊拿捏,是一場涉及人性、法律和組織利益的微妙心理戰,要做到完美考核幾乎難以達成。以下分享幾點主管不好面對、不好處理的5種場面。
1. 無法全面評核
公司如果有「末位淘汰制」,這個規則看似合理,實則違法。根據勞基法第11條,裁員須基於員工「確不能勝任工作」,僅憑績效排名末段就解雇員工,等同法律違規,主管往往陷入道德、公司立場與法律的多邊夾心。
2. 評核標準不公平
很多時候考核似乎都是「暗中進行」,考核完只有結果卻沒有過程,難免讓底下員工想提出質疑。而公平考核的關鍵在於明確的KPI設定:工作目標必須「可量化」,考核過程需「透明公開」。其實建置KPI是一個大工程,關乎主管對每一位下屬工作職能的認識,以及制訂量化的歸納統整力。最關鍵步驟還是在於,要與員工/下屬充分討論工作內容及評判標準,並讓雙方都簽名確認。
3. 難以承受淘汰壓力
有時候在考核員工工作時,員工考績不僅關乎個人,更牽涉對方的全家生計:主管需權衡公司利益與人性關懷這兩端,若確實已在平時提供了足夠的輔導卻依舊沒有起色、成效,則仍須做出艱難決定。主管級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不只是在工作面上,還要有平衡專業判斷與同理心。
4. 拒絕簽名
考核畢竟決定了福利、薪資甚至獎懲,員工有可能對考核結果出現強烈的抵抗心態,這樣的抗拒也會令主管陷入管理困境:反應激烈的員工最令主管頭痛,但也有預防之道:明確量化目標、充分溝通,讓雙方的目標達成交會點。其實員工的簽名與否不應影響最終結果,但主管應該盡量讓過程及裁斷是有憑有據有共識的,才能不僅提升員工工作效率與品質,也能降低不滿的情緒,達到雙贏。
5. 完全不在意
其實最可怕的員工,是已經完全不在意、已經徹底放棄呈擺爛狀態的員工,導致臨近考核期間仍我行我素、對工作指示敷衍了事。這不僅會影響到工作成效,甚至會影響到同一個環境裡其他員工的工作士氣。而這樣的放棄狀態,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一開始就認為評判標準不可能達成而直接放棄,也可能預示即將離職、或準備法律抗爭。
面對績效不佳、呈現放棄狀態的員工,主管可以處理的主要方式有以下4個進程:
1. 第一步:認定員工績效欠佳
2. 第二步:提出優離方案 (員工不接受則採第三步)
3. 第三步:要求員工提出改善計劃(PIP)
4. 第四步:解僱
績效考核的理想與現實
許多公司的考核機制與系統即便制定了完善的KPI,但仍難擺脫人治因素,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甚至在某些大型企業中,績效評級可以通過與主管「討價還價」來調整。
給員工的4點建議:
在健康的職場環境下,考核是為了讓公司可以掌握每個員工的工作進程,以及給出適當的獎懲,讓積極、有能力者得到應得的獎賞,也讓表現不佳、或單純不適任的員工有所惕勵。員工自身可以掌握好的事情,有以下4項:
– 可以主動去了解績效評核標準
– 與自身主管保持良性溝通
– 好好掌握自身法律權益
– 持續不斷的提升專業能力
績效考核不應是雙方的對抗或互相壓制、陰陽鬥爭,而是促進組織與個人共同成長的機會。唯有建立透明、公正的評核機制,才能真正激發員工潛能。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1-27 主管比你更怕「打考績」!5種員工行為,讓績效考核變成一場心理戰 │ 商周 》
最新文章
專業雲端人資系統選購指南:中小企業的明智之選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成為企業實現「選、用、育、留」人才管理目標的關鍵工具。對於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而言,選擇合適的雲端人資系統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更能因應組織擴編需求。
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系統選擇,人資主管如何做出明智決策?…
ESG + HRM,一站式永續解決方案! 飛騰雲端助攻上市櫃企業最快2小時完成永續報告書
在全球永續浪潮席捲下,ESG已從「選項」變成企業經營的「標準配備」。不只是外部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在看,政府政策也正逐步推進ESG揭露的法制化。自2024年起,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須依金管會規範定期繳交永續報告書,完整揭露企業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與實踐成果…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