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台灣工時困境與中高齡就業挑戰:總工時高居亞洲第二

2025/01/03

分享:

合作靠互惠

 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台灣受僱者平均年總工時達2020小時,較2022年的2005小時增加15小時,在全球39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六,亞洲地區僅次於新加坡的2267小時。然而,這個數據背後反映出台灣勞動市場面臨的結構性問題與轉型挑戰。 

從細部數據分析,台灣的部分工時人數比例僅有3.4%,遠低於其他國家。若單看全時勞工,台灣平均每週工時為41.5小時,實際上低於日本的42.9小時和韓國的43.8小時。勞動部指出,日本近年因婦女投入部分工時工作增加,加上中高齡勞動參與率提升,使其整體總工時數據相對較低。 

缺工危機下的轉型困境:部分工時制度不完善成阻礙 

目前台灣各行業普遍面臨缺工困境,以餐飲業為例,即使提供具競爭力的薪資,仍難以吸引年輕勞動力投入。一位從事鐵板燒的張小姐表示,年輕人較傾向選擇相對輕鬆的工作環境,如西餐廳或辦公室工作,導致餐飲業員工年齡結構逐漸偏向中高齡化。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指出,台灣在部分工時制度上存在缺陷。他說明,其他國家的部分工時職缺在招募時必須承諾最低保障週工時,但台灣缺乏相關規定,使得部分工時者常面臨工作時間不定期調動、收入也隨之不穩定的問題。 

人力銀行資深經理詹宛榕認為,台灣工時偏長與中高齡勞動參與率提升的現象,反映出經濟結構和社會變遷的雙重挑戰與機會。她強調,未來應著重於降低工時、提升工作效率,並打造友善的高齡職場環境。長工時不等於高效率和高產值,在延後退休已成為社會趨勢的情況下,如何兼顧工作與生活品質才是關鍵。 

專家呼籲:優化中高齡就業環境 推動彈性工時、多元人才運用 

專家分析指出,在勞動力持續短缺的趨勢下,除了引進外籍勞工,政府更應著重於改善中高齡就業環境。雖然中高齡勞工對長工時的接受度較低,但他們擁有豐富的職場經驗,如何有效運用這批人力資源,將是政府面臨的重要勞動課題。 

詹宛榕建議企業應積極推動彈性工時制度,採用多元人才運用模式,並透過數位化管理來減少不必要的加班,同時提升員工工作效率與幸福感。在缺工潮衝擊就業市場的當下,如何平衡工作時間與薪資報酬,以及提高中高齡就業意願,將是台灣勞動市場的重要課題。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2-26  台人總工時亞洲第二 勞動部:中高齡勞參低 │ Yahoo新聞 》
8/23罷免、公投日─排班與給薪有哪些注意事項?

8/23罷免、公投日─排班與給薪有哪些注意事項?

公民投票是我國憲政體制下,實現民主與保障人民參政權的重要制度,因此法律保障勞工的投票權益,以及制訂了相關的配套措施。然而公投與先前的罷免案規則相同嗎?公司行號在排班和給薪方面要注意哪些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人在台工作已成為常見現象,然而相關的法規管制也隨之嚴格。就業服務法第44條明文禁止任何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這項規定看似清楚明確,但在實務運作中卻有複雜邊界問題…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求職者常會美化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雇主難以判斷其真實實力──如何精準識別並招募到真正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挑戰之一。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人才招聘有著獨特而務實的見解:「我的員工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如果能夠發現求職者具備專長領域相關的具體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