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職場霸凌與心理健康:研究揭示不良管理增加員工憂鬱症風險
近期職場霸凌事件頻傳,董氏基金會最新引用英國研究報告指出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工作環境中,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可能增加三倍。
職場霸凌的形式多樣,從言語恐嚇、揶揄嘲笑到孤立排擠,這些行為不僅造成被霸凌者產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更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與日常生活品質。
職場憂鬱症主因:低心理社會安全氛圍
南澳大學心理社會安全氣候觀測平台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針對1084名平均年齡47歲的澳洲全職員工進行調查,其中61%為男性。研究發現,雖然過度工作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中風風險,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由管理不當所帶來的憂鬱症風險。研究也指出,即使是對公司充滿熱情與忠誠的員工,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環境下仍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
《歐洲工作與組織心理學期刊》發表的研究進一步指出,低心理社會安全氛圍是預測職場霸凌和情緒倦怠的重要指標。這種負面影響不僅限於受害者,還會波及施暴者與目睹事件的團隊成員,形成惡性循環。
遇到職場霸凌3行動措施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杜家興建議,面對職場霸凌時人資 人事應及時採取行動:
1. 清楚記錄霸凌細節,包含時間、地點、事件內容,並保留證據
2. 尋求信任對象支持,建立自己的社會安全網,不要孤軍奮戰
3. 了解內外部申訴管道,主動查詢、詢問相關資源,並結合外部求救管道
旁觀者的力量:如何間接協助遭霸凌的同事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則針對旁觀者提出建議,若想協助遭受霸凌的同事,可以採取多種間接方式:默默蒐證、在會議中轉移焦點、提出匿名檢舉等。
更重要的是給予被霸凌者持續的支持與陪伴。她強調,企業組織應建立防範機制,例如將反霸凌納入工作準則、建立包容的企業文化、設立申訴管道等,從根本預防霸凌行為的發生。
順帶一提,主管容易忽視男性員工的心理健康,因為社會普遍期待男性壓抑不示弱,也不鼓勵男性找尋同儕親友說出困境,導致他們往往難以表達壓力、甚至不知如何開口,轉而以行為改變、或身體症狀表現出來。
職場霸凌不僅是個人問題,更是組織文化與管理制度的缺陷反映。要有效預防和處理職場霸凌,需要從個人、同儕到組織層面共同努力,建立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讓每位員工都能在心理安全的氛圍中發揮所長。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1-13 研究曝公司不當管理「員工憂鬱風險增3倍」 醫示警:這類人最易被忽視│ Yahoo新聞 》
最新文章
專業雲端人資系統選購指南:中小企業的明智之選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成為企業實現「選、用、育、留」人才管理目標的關鍵工具。對於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而言,選擇合適的雲端人資系統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更能因應組織擴編需求。
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系統選擇,人資主管如何做出明智決策?…
ESG + HRM,一站式永續解決方案! 飛騰雲端助攻上市櫃企業最快2小時完成永續報告書
在全球永續浪潮席捲下,ESG已從「選項」變成企業經營的「標準配備」。不只是外部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在看,政府政策也正逐步推進ESG揭露的法制化。自2024年起,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須依金管會規範定期繳交永續報告書,完整揭露企業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與實踐成果…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