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主管「差別待遇」背後的組織效能
在組織管理中,一個新任主管如何分配獎金,往往反映出他對領導範疇的理解程度。
怎樣才是真公平?菜鳥主管的共同挑戰
最近,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案例:一個剛升任的主管在處理專案獎金分配時,選擇了最簡單的方式—平均分配。這個決定引發了我的深思。
當我與這位主管討論時,他的理由看似合理:專案的成功是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然而,深入探討後發現,團隊中的每個成員承擔著不同性質、不同難度的工作,他們對專案的貢獻程度也各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平均分配反而可能造成不公平。
「差別待遇」的真相與核心:鑑別成員的貢獻、能力高低
真正的公平不是形式上的均等,而是根據實質貢獻給予相應的回報。優秀的主管必須培養「大小眼」的能力,也就是要能精準評估每位成員的付出與貢獻。這種差別化的管理方式體現在三個關鍵面向:精力分配、時間投入和獎勵制度。
1.在精力分配上,主管應該將主要心力投注在能力較強的部屬身上,透過教育培訓和重要任務的分配,持續提升他們的能力。這不僅能產生更好的績效,也能帶動整個組織的發展。
2.時間管理方面,主管需要優先關注重要的事務和關鍵人才,因為這些都是推動組織進步的核心動力。
3.在獎勵制度上,差異化的獎金分配尤為重要。獎金的差距必須要有足夠的區隔,讓優秀的員工能真切感受到組織的肯定與重視。這樣的差異不僅是對付出的認可,更是激勵員工持續追求卓越的重要動力。
論功行賞 才能帶出真心
經過多年的績效管理經驗,我深刻體會到:建立合理的差別待遇制度、酬功給效,不僅不會破壞團隊和諧,反而能夠激發組織活力,提升整體績效。這種「大小眼」的管理藝術,是每個主管都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能。
成為優秀管理者的關鍵,在於主管要以客觀的標準評估每個人的貢獻,並在獎勵制度上展現出明確的區隔,讓團隊成員清楚理解:在這個組織中,更大的付出必然帶來更多的回報。這樣的管理邏輯,才能真正實現組織的永續發展。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1-13 主管就要大小眼│ 經理人 》
颱風天的勞工安全防護網:雇主通勤協助義務完整解析
隨著鳳凰颱風逼近台灣,部分縣市政府於11日宣布停班停課,再次提醒社會各界正視天然災害期間的勞工安全議題。勞動部特別強調,根據《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的明確規定,當天然災害發生時,為保障勞工的生命安全,勞工應以不出勤為原則。…
主管是離職主因之一?三大離職警訊要注意
根據蓋洛普(Gallup)在2008年針對美國超過100萬名員工進行的調查,人們離職的首要原因是糟糕的老闆或直屬主管;在自願離職的員工中,高達75%是因為他們的主管才選擇離開。這個驚人的數字凸顯出職場人際關係的品質,對組織人才留任的關鍵影響力。…
入職90天內的雙向審核:Z世代重新定義試用期
當Z世代陸續進入職場,一個顯著的變化正在發生:傳統的「試用期」概念正逐漸轉型為「互相觀察期」。這段「職場前90天」不再只是雇主單方面評估新人的階段,而是演變成勞資雙方共同評估合作可能性與文化契合度的關鍵時期。你在試用我的能力,我也在試用這間公司合不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