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打工族權益警報:448企業違法勞基法,餐飲業佔5成
學生打工風險居高不下,違法率遠超全行業平均
隨著暑假打工季節的到來,大批學生紛紛投入職場尋求工作機會,然而最新的勞動檢查結果卻揭露了令人擔憂的現象。勞動部針對113年度「工讀生與部分工時勞工勞動條件專案檢查」所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受檢的1800家事業單位中,竟有448家企業違反《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違法比例高達24.89%。
這個數字相較於全行業勞檢違法率約18%至20%的平均水準,明顯偏高,凸顯了學生打工族群所面臨的勞動風險確實更為嚴重。這種現象不僅反映出部分雇主對於年輕工讀生權益保障的輕忽態度,也暴露了現行勞動保護機制在特定族群中的執行落差:
學生族群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往往對自身權益認知不足,容易成為不肖雇主剝削的對象,這種情況亟需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改善。
處罰機制全面啟動,違法企業面臨嚴厲制裁
在這448家違法事業單位中,勞動部採取了嚴厲的處罰措施,展現了政府保護勞工權益的決心。其中有411家企業被裁處行政罰鍰,35家被勒令限期改善,更有3家因涉及刑事責任而移送地檢署偵辦。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家企業同時面臨行政與刑事雙重處分,顯示其違法情節之嚴重。
實際遭到處分的企業總計達413家,這些裁罰紀錄已完整建檔於勞動部網站的「違規事業單位查詢系統」中,總共413筆裁罰資料對外公開透明。民眾可透過該系統直接查詢違規公司的名稱、違法事由及處罰情形,這種公開透明的做法不僅有助於民眾選擇工作時的參考,也對企業形成有效的嚇阻作用。
這種公開化的處罰機制,不只是對違法企業的懲戒,更是對整個勞動市場的規範和教育。透過公開違法企業名單,讓求職者在選擇工作時能夠有所依據,避免誤入違法企業的陷阱。
餐飲業違法情況最為嚴重,知名連鎖品牌也難倖免
從產業別分析來看,餐館業的違法率最為驚人,佔總體違規件數的48%,幾乎每兩件違規案例就有一件來自餐飲業。這個比例不僅反映了餐飲業在勞動條件管理上的嚴重問題,也凸顯了該行業對於勞動法令遵循的重視程度不足。
除了餐飲業之外,其他違規高風險產業還包括連鎖便利商店、飲料店、食品雜貨零售業以及加油站等。這些行業的共同特點是營業時間長、人力需求大,且多數聘用工讀生或部分工時員工,但諷刺的是,這些正是學生族群最常選擇的打工場所。
然而,連知名的大型連鎖企業也無法倖免於違法行列。統一超商旗下有多達26家加盟店違法,全家便利商店則有14家加盟店遭到裁罰。此外,連鎖品牌八方雲集、85度C、摩斯漢堡等知名餐飲品牌,以及19家中油加盟加油站也名列違法企業名單中。
這些知名企業的違法情況特別值得關注,因為它們通常擁有完善的企業制度和充足的資源,理應在勞動條件管理上表現更佳。勞動部已表示,這些違法企業將被列為重點複檢及輔導對象,以促進企業遵法並改善內部治理機制。
三大常見違規樣態揭露,工讀生權益受損嚴重
根據勞動部的統計分析,最常見的違規樣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這些正是工讀生在職場中最容易被忽略、最容易遭受侵害的權益範疇。
1.「未依法給付休息日出勤工資」
這項違規高達133件,佔違規案例的相當比例。許多雇主要求工讀生在休息日出勤,卻未按照法定標準給付加班費,嚴重侵害了勞工的權益。這種情況在服務業尤其常見,因為這些行業往往需要在週末或假日提供服務,但雇主卻經常忽略相關的加班費計算規定。
2.「國定假日出勤工資未加倍發給」
共有113件違規案例。按照《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在國定假日出勤應給付加倍工資,但許多雇主要么完全忽略這項規定,要么僅給付一般工資,這種做法明顯違反法令規定。
3.「使勞工連續出勤超過6日」
此項共計有109件─法律規定勞工每7日至少應有1日休息,但許多企業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或應付營業需求,要求工讀生連續工作超過6天,這不僅違反法規,也嚴重影響勞工的身心健康。
勞動部強化教育宣導,推出防護措施保障學生權益
為了提升學生對於自身勞動權益的認知,勞動部特別推出《職場高手秘笈》,這本手冊涵蓋了求職前的準備工作、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工讀過程中應有的勞動權益保障、職場安全注意事項,以及勞動三權(團結權、協商權、爭議權)等重要內容。
勞動部鼓勵學生朋友詳細閱讀並善用這本秘笈,透過事前的教育和宣導,強化自身的權益保障意識,希望能夠降低學生在職場中遭受不當對待的風險。
此外,勞動部也再次強調,工讀生與一般正職勞工一樣,都受到《勞動基準法》的完整保障──雇主無權預扣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也不得從工資中扣除制服費用或其他未確定的費用。
防詐宣導與申訴管道,全方位保護學生安全
面對近期詐騙案件頻傳的情況,勞動部特別提醒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要遵守「三要七不」防詐守則:
「三要」包括告知親友面試地點、檢視徵才內容是否合理、主動蒐集公司相關資料。
「七不」則是不繳錢、不購買、不辦卡、不簽約、不離身、不飲用、不從事非法工作。
學生由於社會經驗不足,往往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因此需要特別提高警覺。若發現異常情況或懷疑涉及不法行為,應立即離開現場或報警處理,確保自身安全。
同時,勞動部也提供了完善的申訴管道,學生若發現雇主有違法行為,可以撥打「1955」勞工申訴專線、或向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檢舉。
政府決心與企業責任,共同打造良好勞動環境
勞動部長洪申翰針對此次檢查結果表示,「遵守勞動法令是每個事業單位最基本的責任,也是對勞工最基本的尊重。」
政府方面將持續加強勞動檢查的力度和頻率,特別是針對學生打工族群較為集中的行業,將實施更嚴格的監督管理。同時,也呼籲雇主應該建立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培養重視法律遵循的企業文化。
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更要承擔起保護勞工權益的社會責任。只有當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勞工自保三方面形成合力時,才能真正打造出一個公平、安全、有尊嚴的勞動環境。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7-7 勞動部:448 家企業違法勞基法!名單、違法情事一次看:哪個產業、情況最嚴重│經理人 》
七月新政策全解析:12項重大制度變革影響民眾生活
政府於7月推出12項重大制度變革,涵蓋勞工權益、交通安全、環保醫療等多個領域。亮點包括:職災慰助金提升至20萬元、不停讓行人罰款大幅調高至最高3.6萬元、地震保險理賠條件放寬、新增濱海風力預報服務、化粧品安全管理強化、軍人享優先登機禮遇、台人赴菲律賓觀光免簽14天等。這些措施展現政府持續改革創新的決心,朝向更完善人性化的治理方向發展。…
耶魯研究解析成功密碼:頂尖人士的情緒掌控術
被稱為「情緒智力」的技能,正是區分職場高手與普通員工的重要分水嶺。它不僅影響個人的工作表現,更直接關係到事業發展的高度和廣度。當我們深入探討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質時,會發現他們都具備了一項超越智商的關鍵能力:精準掌控自己的情緒狀態。…
2025年職場變革報告:AI驅動下的勞動市場新格局
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先進數據分析能力的普及,正在重新定義全球勞動市場的運作模式。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研究顯示,未來五年內全球職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調整,預計有22%的工作崗位將經歷根本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