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啟示錄:週休三日最短工時如何打造最富裕經濟體?
週休三日不是夢想,而是荷蘭日常
當全球企業家、勞工與政策制定者仍在激辯「週休三日」是否會拖垮經濟、削弱競爭力時,一個西歐國家早已悄然走在這條路上,成為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短工時社會實驗場——它就是荷蘭。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莎拉·歐康納深入分析指出,荷蘭的經驗為這場全球辯論提供了最真實的案例,揭示了減少工時所帶來的巨大優勢,以及必須面對的社會權衡。
對於許多荷蘭人來說,每週工作四天早已不是新聞,甚至成逐漸為常態。荷蘭國際集團的經濟學家伯特·科林在受訪時笑著說:「我每週工作五天,有時候還會因此被人們用異樣的眼光打量!」這句玩笑話背後,折射出荷蘭社會對於工作時間態度的改變。
實證數據也支持工作了文化氛圍的轉變。根據歐盟統計局的資料,荷蘭20至64歲的勞動者,其主要工作的平均每週工時僅為32.1小時,是歐盟中最短的。此外,荷蘭擁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中最高的兼職工作比例。許多全職員工也普遍將五天的工作量壓縮在四天內完成,實質上享受著週休三日的生活。
女性引領的寧靜革命
歐康納也指出,這場職場上的「寧靜革命」始於1980至2000年代。當時,荷蘭社會仍然維持著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隨著女性大量投入勞動市場,她們多半選擇從事兼職工作,逐漸形成了所謂的「一個半薪資」家庭模式——即男性全職工作、女性兼職工作。荷蘭政府當時的稅收與福利制度也鼓勵了這種安排,讓兼職工作成為一種既能參與勞動市場、又能兼顧家庭照顧的可行選擇。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彈性工作的模式也逐漸被男性接受,不再只是女性求職窘境的延伸。越來越多的男性,特別是家有幼兒的父親,也開始選擇兼職工作,以便擁有專屬的「爸爸日」來分擔育兒責任。
這種職場模式變化不僅改變了家庭內部的勞務分工,也重新定義了荷蘭社會對於「成功」與「工作」的理解。工作不再是定義一個人全部價值的唯一標準,生活品質與家庭時間也同樣重要。
打破迷思:短工時與經濟繁榮並存
反對縮短工時者最常提出的論點,是這個制度將對國家經濟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許多人擔心,如果勞工工作時間減少,整體經濟產出必然下降,國家競爭力也會隨之衰退。然而,荷蘭的例子卻有力地反駁了這種預測。
儘管人均工時極短,荷蘭卻是歐盟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堪稱最富裕的經濟體。這個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後,隱藏著「高效率」與「高參與度」的雙重秘密。
首先,荷蘭勞工的時薪生產力相對較高。當工作時間被壓縮時,人們往往會更專注、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避免了長時間工作帶來的疲勞與效率低落。
更重要的是,荷蘭的勞動參與率名列前茅: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截至2024年底的數據,荷蘭的就業率高達82%,遠超過英國的75%、美國的72%與法國的69%。
這表示,荷蘭社會的勞動力被更廣泛有效的運用。工作不僅分散在更多人身上,也拉長了整個生命週期——荷蘭人的平均退休年齡也相對較晚,他們選擇了一種將工作更均勻地分佈於全民與整個人生的模式。這種分散式的勞動參與,反而創造更穩定、更永續的經濟發展。
烏托邦的陰影:性別天花板與勞動力短缺
然而,荷蘭模式並非沒有代價的烏托邦。仔細檢視,我們會發現這套制度仍存在著需要正視的問題。
首先,它並未帶來完全的性別平等。儘管「爸爸日」越來越普遍,但女性從事兼職的比例仍遠高於男性。在荷蘭,兼職工作不代表低薪或不穩定,法律對兼職勞工的保護相當完善,但這種工作型態確實阻礙了女性的職業晉升。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荷蘭在某些性別平等維度上「表現不佳」。例如,女性在管理階層的佔比僅27%,是該組織成員國中最低的之一。這層看不見的「兼職天花板」成為女性職涯發展的隱憂。
其次,荷蘭雖然就業率高,但仍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在教育領域尤甚。這甚至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教師短缺導致學校的課時安排變得混亂且難以預測,這反過來讓有小孩的父母更難承諾全職工作,進一步加劇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當關鍵產業缺乏足夠的全職勞動力時,整體服務品質可能受到影響,這也是短工時模式必須面對的結構性挑戰。
超越GDP的社會選擇
歐康納強調,當我們深入思考荷蘭模式時,會發現這背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選擇題。如果荷蘭所有人都改為每週工作五天,那麼對托兒所、安養機構的需求將會急劇膨脹,因為能在家照顧親人的時間將大幅減少。屆時,社會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建設照護機構,家庭關係的品質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經濟學家科林坦言,理論上來說,荷蘭目前的短工時模式確實「限制了自身」的經濟潛力。如果所有人都全職工作,GDP數字確實可能更高。「但我也不會提倡一個反烏托邦的社會,讓每個人都像某些國家那樣超時工作,只為了追求GDP的成長」。
這句話點出了關鍵:經濟成長率從來不是社會唯一的目標。一個社會的成功與否,不能只用GDP來衡量,還要看人民的幸福感、家庭關係的品質、兒童的成長環境,以及整體生活的滿意度。
最快樂的孩子:被忽略的重要指標
荷蘭的經驗最終指向一個核心結論:一個社會如何安排與分配工作,存在著多種可能性。這無關對錯,而關乎願意做出何種權衡取捨——不僅是在經濟領域內的選擇,更是在經濟之外的價值判斷。
或許,在這場關於工時的辯論中,有一個最常被忽略、卻也最溫暖的論點:根據多項國際調查,荷蘭的兒童被評為「富裕國家中最快樂的孩子」。當父母有更多時間陪伴子女、參與他們的成長,家庭生活不必完全讓位於工作,孩子能在相對從容的環境中長大,這些無法量化的價值,或許才是荷蘭模式最珍貴的成就。
結語:工時辯論的深層意涵
荷蘭的故事告訴我們,縮短工時不會必然導致經濟崩潰,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完美解方。它需要整個社會在經濟成長、性別平等、勞動力配置、家庭價值之間做出複雜的權衡。
這場全球性的工時辯論,本質上是在問: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社會?我們願意為了什麼而犧牲什麼?是要追求最大化的經濟產出,還是要追求更平衡的生活品質?是要讓所有人在職場上拼盡全力,還是要保留時間給家庭與個人生活?
荷蘭並沒有給出標準答案,但它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參考案例。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了短工時帶來的經濟韌性、高勞動參與率、以及最快樂的孩子。我們也看到了性別晉升的天花板與特定產業的勞力短缺。這些光明與陰影,都是決策時必須誠實面對的現實。
最終,每個社會都必須根據自身的文化、價值觀與發展階段,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荷蘭的經驗最寶貴之處,不在於提供了可以直接複製的模式,而在於證明了:我們確實擁有選擇的空間與可能。
《 文章參考:2025-8-27 「週休三日」真的好嗎?英國《金融時報》專欄解開「荷蘭人均工時歐盟最短,為何國家反更富裕」的奧秘|風傳媒 》
熱門文章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系統:智能解決出勤異常與勞動法規挑戰
HR系統比較 分享:員工出勤異常是許多公司常見的問題,常見情況包括遲到、早退、未打卡,或非工作日出勤但無加班記錄等。人資部門在每月出勤和薪資結算前,最困擾的就是需要處理補卡、補加班和請假申請等作業。如果缺乏適當的管理系統,這些繁瑣問題容易導致人資花費大量時間手動核對和調整,甚至影響薪資計算的準確性。 ...
【系統比較】打卡新時代:飛騰雲端讓你不再為考勤困擾
HR系統比較 分享:打卡控管不僅影響到公司的管理效率,還會影響員工的工作體驗。飛騰雲端作為HR系統廠商的領導品牌,提供多樣化且靈活的打卡解決方案,全面滿足企業需求。 對於打卡,企業普遍會遇到哪些狀況? 設備無法串接系統:打卡設備如果無法有效串接,會導致數據無法自動更新和同步。 代打卡問題:員工請同事代為打卡,使企業無法了解員工的實際出勤情況,影響考勤管理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異地打卡需求:對於經常出差或在外辦公的員工,企業需要提供方便的異地打卡方式,以確保能夠準確記錄這些員工的出勤情況。...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靈活參數 協助企業多元排班管理
HR系統比較 分享:面對複雜的勞動法規,企業需要應對變形工時、國定假日安排、跨點考勤管理等多方面挑戰。飛騰雲端HRM系統,具備靈活的參數,可針對眾多排班需求,展現強大的支援能力,以下將詳細比較飛騰雲端與他牌人資系統在各項排班管理功能上的差異,讓您更了解飛騰雲端如何滿足企業複雜排班需求。 企業在排班方面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變形工時須符合法規要求:不同的行業類別有各自法規要求,需要嚴格遵守,否則會面臨法律風險。 排班間隔時間:對於如何確保每位員工的工作負荷合理,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法規有規定輪班間隔時間。...
靈活、安全、高效率:飛騰雲端系統的優勢解析
HR系統比較 分享:Designed by Freepik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必須妥善利用人力和數位資產,選擇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HRM)系統變得至關重要。然而,選擇合適的HRM系統並非易事,導入系統伴隨著諸多困擾,如:基本資料需要重新導入、重新適應新系統作業流程等。這些問題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影響企業的日常營運效率。 企業導入HRM系統常見困境: 需求評估不足:許多企業未能準確評估自身需求,選擇不適合的HRM系統,導致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
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
HR系統比較 分享: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本篇文章從功能性、使用便利性、價格與客戶評價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提供一個全面且客觀的台灣雲端人資系統推薦比較表,幫助企業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解決方案。在數位化與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選擇將人資管理系統搬上雲端,可以簡化繁瑣流程、提高數據安全性,並實現跨地區、多部門的協同管理。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希望能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各雲端人資系統的特點與差異,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雲端人資系統。 【人資系統的功能面比較】...
最新文章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
強化就業安定與產業韌性:勞動部放寬「減班休息再充電計畫」2變革
在全球經濟與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國內部分產業面臨營運挑戰,不得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為積極維護勞工的就業權益與社會安定,勞動部持續精進各項穩定措施,並宣布大幅放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
迎戰「延後退休」世代:企業推「首席長壽官」策略重塑職場未來
面對全球人口結構的與職場環境的變遷,傳統的退休模式已然走到盡頭。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養老金體系的壓力,越來越多勞動者必須延長其職業生涯。一個專為「長壽」與「世代共融」而生的新興高階管理職位「首席長壽官」(Chief Longevity Officer, CLO)…
勞工退休金試算表全新改版:7大功能升級,退休規劃更精準便利
勞動部近日正式推出全新改版的「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透過系統化的功能優化,讓勞工能夠更便利且精準地推估未來退休金累積情況。這次改版最大的特色,是系統直接提供各項真實參考數據,勞工不再需要自行搜尋複雜的統計資料,只要透過簡單的點選操作,就能快速完成個人化的退休金試算。…
職場不友善成生育阻力:超過半數女性婚育後遭遇困境
台灣生育率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年輕世代不婚不生的現象日益嚴重。在經濟壓力之外,另一層原因是「育兒環境不友善」,導致上班族即使有成家的念頭,最終仍選擇卻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揭露了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超過半數女性坦言,婚育後曾在職場上遭遇各種不友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