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延後退休」世代:企業推「首席長壽官」策略重塑職場未來
面對全球人口結構的與職場環境的變遷,傳統的退休模式已然走到盡頭。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養老金體系的壓力,以及個人儲蓄的普遍不足,越來越多勞動者必須延長其職業生涯。
企業該如何因應這股「延後退休潮」,有效留住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同時吸引追求彈性、健康與工作生活平衡的年輕世代?一個專為「長壽」與「世代共融」而生的新興高階管理職位——「首席長壽官」(Chief Longevity Officer, CLO),正悄然在國際上崛起,成為企業重塑人力資源戰略的關鍵角色。
時代催生新職位:長壽官的使命與職責
財經媒體《Quartz》指出,長壽官的核心工作,是協助公司適應員工平均壽命和工作年限不斷拉長的現實,透過系統性的策略規劃,重新設計職業路徑、員工福利制度與職場文化,以確保企業能夠在多世代共融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長壽官主要透過三大面向,對企業人力資源策略施加影響:
策略一:設計彈性化、多階段的職業路徑
傳統職涯路徑通常是線性的,從進入職場到升遷,最終達到退休的終點。然而,在長壽時代,一位員工可能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數十年,其需求與目標會隨著人生階段而不斷變化。首席長壽官的職責之一,便是打破這種僵化的線性模式,設計一條迎合不同人生階段的彈性職業路徑。
例如,他們會主導提供中年員工充電期或轉型假,讓一位擁有深厚經驗的行銷經理,能夠請三個月長假考取資料科學相關證照,進而帶領全新的分析團隊,在同一家公司內開啟其「第二春」或「第三春」。
這種設計不僅能有效避免人才倦怠,更能讓員工的職涯發展與個人成長同步,從而大幅提高留任率與工作滿意度。
策略二:推動跨世代的智慧融合
現代職場最大特色是五代同堂,如何有效利用各世代的優勢是企業的巨大挑戰。
長壽官肩負著籌組並優化跨世代團隊的職責,建立合適的新機制,將年輕人才對於新科技、新趨勢的新鮮觀點與創新精神,與沙場老將們累積數十年的深厚經驗、產業智慧和人脈網絡進行有效的融合與對話。這並非簡單地將不同世代員工放在一起,而是要創建一個彼此尊重、知識互補、共同學習的文化,將年齡差異轉化為企業最具競爭力的跨世代資產。
策略三:客製化福利結構,淘汰過時的「一體適用」模式
傳統的員工福利多半是一體適用(One-size-fits-all),通常偏重於年輕家庭的需求。然而,面對多階段、長壽化的員工群體,這種福利模式可能已顯過時。
長壽官的第三項關鍵職責,便是徹底顛覆傳統的福利結構。他們將引入更現代、更具客製化的福利方案,例如,針對資深員工的彈性工時、退休規劃諮詢、醫療與健康管理方案;針對中年員工的再教育津貼、照護假等。透過客製化設計,確保每一份福利都能真正切合不同人生階段員工的實際需求,使員工感受到被重視,進而提升對公司的忠誠度。
職位落實與策略的延展:從內部管理到外部服務
雖然首席長壽官這個職位仍處於萌芽階段,尚未在頂尖的《財星 500 大企業》中大規模出現,但已被少數具有前瞻性的生技新創、創投公司,以及高端飯店業採用。
以豪華飯店品牌 The Estate 為例,他們在今年四月延攬了在萬豪國際集團擁有豐富經驗的高階主管擔任長壽官。該長壽官的職責不僅限於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更延伸至創造以「長壽」為主題的內外部體驗。
在內部,他負責為公司導入 AI 驅動的健康評估、生物年齡追蹤等技術,鼓勵員工進行健康管理。在外部,他與生技公司、頂尖醫療機構、長壽專家合作,為超高淨值客戶量身定製「個人生物化最佳計畫」,引進尖端療法和獨家健康技術,開發專屬的靜修活動與會員專屬服務。這展示了「長壽官」的策略視野,可以從優化內部人才資本,擴展到開發外部的高端健康服務市場。
挑戰與成功的關鍵:量化策略與高層賦權
儘管首席長壽官的願景宏大,但其工作仍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
量化指標的重新定義
《富比世》(Forbes)直言,衡量長壽策略的成果可能相當棘手。由於許多長壽措施(例如改變職業路徑、推動世代融合)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顯現其對企業生產力、文化和留任率的影響,傳統的季營收、短期投資報酬率(ROI)等指標並不適用。
因此,長壽官必須將量化指標的焦點,轉向有意義的質性洞察,如員工敬業度、跨世代團隊的創新產出、資深員工的流失率等,同時必須保持業務紀律。
避免成為「華而不實」的公關職位
另一個核心挑戰是職權疊代與資源獲取。如果企業的人資長、策略長、健康長等原有高階管理團隊已經在執行部分長壽職能,那麼「長壽官」很可能淪為《Quartz》所擔憂的——一個「流水線上華而不實、公關友好的高階主管頭銜」,缺乏實質決策權或實質助益。
因此,非營利組織「創造更健康社區」的總裁暨執行長阿庫斯(Jean Accius)提醒,問題未必在公司是否需要一位長壽官,而是在於需要有一套清晰、權責分明的長壽策略。長壽官必須獲得穩定預算支持、執行長與高階管理團隊的全力支持,並被賦予足夠的權力,才能在公司內外帶來有意義且持久的文化和結構性變革。
總結而言,「首席長壽官」的崛起,是全球職場對長壽時代的必然回應。這個職位的核心價值在於,它將「長壽」從一個社會議題,轉化為企業的人力資本策略與市場競爭力。
對於有志於在未來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的企業而言,借鏡並落實一套以長壽為核心的綜合性策略,已不再是可選項目,而是決定其長期成功的關鍵。
《 文章參考:2025-10-9 退休潮催生新職位「長壽長」,他們的工作是什麼?|商周 》
熱門文章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系統:智能解決出勤異常與勞動法規挑戰
HR系統比較 分享:員工出勤異常是許多公司常見的問題,常見情況包括遲到、早退、未打卡,或非工作日出勤但無加班記錄等。人資部門在每月出勤和薪資結算前,最困擾的就是需要處理補卡、補加班和請假申請等作業。如果缺乏適當的管理系統,這些繁瑣問題容易導致人資花費大量時間手動核對和調整,甚至影響薪資計算的準確性。 ...
【系統比較】打卡新時代:飛騰雲端讓你不再為考勤困擾
HR系統比較 分享:打卡控管不僅影響到公司的管理效率,還會影響員工的工作體驗。飛騰雲端作為HR系統廠商的領導品牌,提供多樣化且靈活的打卡解決方案,全面滿足企業需求。 對於打卡,企業普遍會遇到哪些狀況? 設備無法串接系統:打卡設備如果無法有效串接,會導致數據無法自動更新和同步。 代打卡問題:員工請同事代為打卡,使企業無法了解員工的實際出勤情況,影響考勤管理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異地打卡需求:對於經常出差或在外辦公的員工,企業需要提供方便的異地打卡方式,以確保能夠準確記錄這些員工的出勤情況。...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靈活參數 協助企業多元排班管理
HR系統比較 分享:面對複雜的勞動法規,企業需要應對變形工時、國定假日安排、跨點考勤管理等多方面挑戰。飛騰雲端HRM系統,具備靈活的參數,可針對眾多排班需求,展現強大的支援能力,以下將詳細比較飛騰雲端與他牌人資系統在各項排班管理功能上的差異,讓您更了解飛騰雲端如何滿足企業複雜排班需求。 企業在排班方面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變形工時須符合法規要求:不同的行業類別有各自法規要求,需要嚴格遵守,否則會面臨法律風險。 排班間隔時間:對於如何確保每位員工的工作負荷合理,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法規有規定輪班間隔時間。...
靈活、安全、高效率:飛騰雲端系統的優勢解析
HR系統比較 分享:Designed by Freepik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必須妥善利用人力和數位資產,選擇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HRM)系統變得至關重要。然而,選擇合適的HRM系統並非易事,導入系統伴隨著諸多困擾,如:基本資料需要重新導入、重新適應新系統作業流程等。這些問題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影響企業的日常營運效率。 企業導入HRM系統常見困境: 需求評估不足:許多企業未能準確評估自身需求,選擇不適合的HRM系統,導致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
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
HR系統比較 分享: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本篇文章從功能性、使用便利性、價格與客戶評價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提供一個全面且客觀的台灣雲端人資系統推薦比較表,幫助企業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解決方案。在數位化與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選擇將人資管理系統搬上雲端,可以簡化繁瑣流程、提高數據安全性,並實現跨地區、多部門的協同管理。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希望能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各雲端人資系統的特點與差異,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雲端人資系統。 【人資系統的功能面比較】...
最新文章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
強化就業安定與產業韌性:勞動部放寬「減班休息再充電計畫」2變革
在全球經濟與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國內部分產業面臨營運挑戰,不得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為積極維護勞工的就業權益與社會安定,勞動部持續精進各項穩定措施,並宣布大幅放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
荷蘭啟示錄:週休三日最短工時如何打造最富裕經濟體?
當全球企業家、勞工與政策制定者仍在激辯「週休三日」是否會拖垮經濟、削弱競爭力時,一個西歐國家早已悄然走在這條路上,成為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短工時社會實驗場——它就是荷蘭。…
勞工退休金試算表全新改版:7大功能升級,退休規劃更精準便利
勞動部近日正式推出全新改版的「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透過系統化的功能優化,讓勞工能夠更便利且精準地推估未來退休金累積情況。這次改版最大的特色,是系統直接提供各項真實參考數據,勞工不再需要自行搜尋複雜的統計資料,只要透過簡單的點選操作,就能快速完成個人化的退休金試算。…
職場不友善成生育阻力:超過半數女性婚育後遭遇困境
台灣生育率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年輕世代不婚不生的現象日益嚴重。在經濟壓力之外,另一層原因是「育兒環境不友善」,導致上班族即使有成家的念頭,最終仍選擇卻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揭露了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超過半數女性坦言,婚育後曾在職場上遭遇各種不友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