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2025/10/31

分享:

在傳統管理理論常教導,當員工表現不如預期時,問題出在於「不夠用心」,因此主管的職責便像是心理醫生,需要深入探究員工的內心動機,透過激勵手段促使其積極投入工作。然而,從實務角度來看,這種將主管轉型為心理學家的做法,對於專業經理人而言難度極高,且效果往往不如預期。

從心理學到行為管理:尋求更實用有效的改善路徑

績效管理系統可協助企業依據《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因為行為才是最終產出,也是最直接的管理干預點。

在展開績效檢討之前,主管必須先進行「排除誤區」的準備工作,以確保面談的準確性。參考《Google超級用人學》的做法,Google 在進行績效考核前,會先召集主管進行會議,提醒他們排除績效評估中常見的心理偏誤:排除主觀因素。當發現績效結果不如預期時,才能精準地找到員工在「行為」上的問題,並擬定可執行的改善計畫。

 

績效面談的盲點:釐清「知道問題」與「知道如何改善」的巨大落差

許多管理者在面談後會感到挫折,認為績效面談「根本沒用」。這種無效感往往源於:主管誤以為員工清楚知道自己哪裡做得不好

許多管理者會想:「他們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表現不佳?」然而,如果員工真的完全清楚問題所在,他們多半會主動改善。

不改善的原因,往往不在於主觀意願,而在於員工「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或是主管的口頭指導「不夠清楚明確」,導致員工無法有效發揮職責。因此,主管的職責核心,便從「激發動機」轉向「系統性地找出並排除影響表現的因素」

 

系統化診斷:主管應先檢視的十五個行為與組織因素

為了更有系統地帶人、解決績效問題,管理者需要一套清晰的診斷框架,來檢視問題發生前、中、後的所有環節,而不僅是問題發生後的補救。

以下是從實務經驗中歸納出的十五個關鍵問題,主管應在面談前或面談中系統性地逐一排除:

一、員工對「工作意義」與「工作方法」的認知缺失

  1. 員工不知道為什麼該做這件工作: 缺乏對工作意義的理解(對公司目標的貢獻或對個人職涯的幫助)。
  2. 員工不知道如何做這件工作: 主管未提供清晰的步驟或指導,導致員工只能自行摸索,風險自負。
  3. 員工不知道該做什麼工作: 職責範圍不清,員工憑猜想執行,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任務上。

二、對「做法優劣」與「優先級」的認知衝突

  1. 員工覺得你的做法行不通: 強迫接受主管做法,員工私下仍依循舊法,導致執行力低落。
  2. 員工覺得自己的做法比較好: 員工有更優化的方案,但未被說服接受主管版本。
  3. 員工覺得其他事情更重要: 主管未明確標示事務的輕重緩急,導致員工將時間花在低優先級任務上。

三、回饋機制與獎懲的失衡

  1. 員工的努力得不到任何回報: 缺乏即時或有形的正面回饋,導致努力與產出不成正比。
  2. 員工覺得自己正照著你的指示做事: 主管未提供持續性回饋,員工在「自以為做對」的情況下,產出卻偏離了主管的預期。
  3. 員工沒有做該做的事,卻得到獎勵: 錯誤的獎勵機制可能讓表現不佳的員工以為「做不好事反而輕鬆」,間接鼓勵了低表現。
  4. 員工做了該做的事,卻受到懲罰: 總是將困難或高難度任務分配給表現好的員工,使其產生「表現好就是被懲罰」的負面連結。
  5. 員工覺得做對事反而會招來負面後果: 團隊文化可能導致員工因提出不同意見或挑戰現狀而受排擠。

四、外部干擾與能力極限

  1. 超過員工能控制的障礙: 跨部門協作不順、流程卡關等外部因素,導致員工無法依計畫完成工作。
  2. 員工受限於個人天賦,無法有良好表現: 排除萬難後,才需考慮是否為能力層面的問題,但職場多數問題源於缺乏協助而非天賦。
  3. 員工的個人問題: 考量工作場域之外的生活事件,給予適度彈性與支持。
  4. 員工無法辦到(最終判斷): 嘗試了所有方法後,若確認員工確實不適任此職務,則需考慮調職或離職。

績效改善的五個階段:從「承認問題」到「持續激勵」

在完成上述診斷後,面談的重心必須轉移到「共同建立改善方案」上。成功的績效面談是一個結構化的協商過程,其核心在於讓員工從內在接受問題並主動參與解決方案的制定。

  1. 同意有問題存在(建立共識)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應佔面談時間的 50% 以上。許多員工即使知道自己被批評,卻不認為那是「大問題」。主管必須用具體的事實和證據,讓員工清楚了解此行為對公司運作的實際影響,進而承認問題的嚴重性

  1. 共同討論可能的解決方式

在員工理解問題嚴重性後,雙方應集思廣益,提出所有可能的解決辦法,無論大小。這鼓勵員工參與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

  1. 互相同意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列出的所有潛在方案中,讓員工自己挑選一個他認為最可行、也最願意執行的方案。這確保了執行意願,因為解決方案源自員工自身的選擇。

  1. 監督員工是否做到約定的行為

解決方案一旦確定,主管的職責並未結束,而是轉向持續性的監督與回饋

如果員工做出改變,主管必須立即給予讚美;如果員工故態復萌,則需溫和地提醒他「又走回頭路了」。

  1. 激勵任何達成目標的行為(強化新行為)

最後,也是行為管理的精髓,是及時的正面激勵。研究顯示,獎勵行為的時間點越接近改善的當下,效果越顯著。主管應改變讚美的間隔,從即時、每天,逐步拉長到每週、每月,以「不持續的正面回饋」來強化新建立的優良工作行為,確保改善成果得以鞏固。

 

透過這個系統化的「行為診斷與五階段引導」流程,主管能擺脫追逐虛無的「動機」,轉而專注於可衡量、可討論、可改善的「行為」,真正成為幫助員工成功的教練。

熱門文章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系統:智能解決出勤異常與勞動法規挑戰

HR系統比較 分享:員工出勤異常是許多公司常見的問題,常見情況包括遲到、早退、未打卡,或非工作日出勤但無加班記錄等。人資部門在每月出勤和薪資結算前,最困擾的就是需要處理補卡、補加班和請假申請等作業。如果缺乏適當的管理系統,這些繁瑣問題容易導致人資花費大量時間手動核對和調整,甚至影響薪資計算的準確性。  ...

【系統比較】打卡新時代:飛騰雲端讓你不再為考勤困擾

HR系統比較 分享:打卡控管不僅影響到公司的管理效率,還會影響員工的工作體驗。飛騰雲端作為HR系統廠商的領導品牌,提供多樣化且靈活的打卡解決方案,全面滿足企業需求。 對於打卡,企業普遍會遇到哪些狀況? 設備無法串接系統:打卡設備如果無法有效串接,會導致數據無法自動更新和同步。 代打卡問題:員工請同事代為打卡,使企業無法了解員工的實際出勤情況,影響考勤管理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異地打卡需求:對於經常出差或在外辦公的員工,企業需要提供方便的異地打卡方式,以確保能夠準確記錄這些員工的出勤情況。...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靈活參數 協助企業多元排班管理

HR系統比較 分享:面對複雜的勞動法規,企業需要應對變形工時、國定假日安排、跨點考勤管理等多方面挑戰。飛騰雲端HRM系統,具備靈活的參數,可針對眾多排班需求,展現強大的支援能力,以下將詳細比較飛騰雲端與他牌人資系統在各項排班管理功能上的差異,讓您更了解飛騰雲端如何滿足企業複雜排班需求。  企業在排班方面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變形工時須符合法規要求:不同的行業類別有各自法規要求,需要嚴格遵守,否則會面臨法律風險。 排班間隔時間:對於如何確保每位員工的工作負荷合理,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法規有規定輪班間隔時間。...

靈活、安全、高效率:飛騰雲端系統的優勢解析

HR系統比較 分享:Designed by Freepik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必須妥善利用人力和數位資產,選擇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HRM)系統變得至關重要。然而,選擇合適的HRM系統並非易事,導入系統伴隨著諸多困擾,如:基本資料需要重新導入、重新適應新系統作業流程等。這些問題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影響企業的日常營運效率。   企業導入HRM系統常見困境: 需求評估不足:許多企業未能準確評估自身需求,選擇不適合的HRM系統,導致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

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

HR系統比較 分享: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本篇文章從功能性、使用便利性、價格與客戶評價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提供一個全面且客觀的台灣雲端人資系統推薦比較表,幫助企業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解決方案。在數位化與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選擇將人資管理系統搬上雲端,可以簡化繁瑣流程、提高數據安全性,並實現跨地區、多部門的協同管理。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希望能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各雲端人資系統的特點與差異,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雲端人資系統。 【人資系統的功能面比較】...

最新文章

情緒管理的藝術:生氣是本能,冷靜是智慧

情緒管理的藝術:生氣是本能,冷靜是智慧

我們無法完全避免生氣的情緒產生,因為這是大腦面對威脅或不滿時的自然反應機制。但我們絕對可以選擇要不要讓這股怒火傾瀉而出,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高情商的人懂得在情緒與行動之間創造一個「暫停鍵」,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空間,而不是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勞保老年年金請領年齡調整:2026年起正式邁入65歲新時代

勞保老年年金請領年齡調整:2026年起正式邁入65歲新時代

自明年起,勞保老年年金的法定全額請領年齡將調升至65歲,正式達成《勞工保險條例》自2009年勞保年金開辦時即已設定的長期目。目前勞工須年滿64歲方能請領,而自2026年起將再調升一歲,達到65歲的法定退休年齡。屆時勞保與國民年金保險的法定請領年齡將首次達成一致…

保障勞工病假權益:全勤獎金制度將進行改革

保障勞工病假權益:全勤獎金制度將進行改革

近日一名長榮航空空服員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仍被迫執勤,返台後不幸過世的事件如同警鐘,激起了大眾對航空業職場健康文化的檢視與討論,更促使勞工團體積極發聲,呼籲應在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法時納入「病假權」的保障,明確禁止雇主因勞工請病假而扣減全勤獎金、影響考績,或施以任何形式的不利處分。..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近年來,全球貿易環境充滿變數,特別是仰賴出口的製造業,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在企業力求度過難關的同時,如何確保廣大勞工的就業權益,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針對當前的產業困境,勞工團體強烈呼籲政府將現行的「減班休息」指導原則提升至法律位階,並修訂《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