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人事管理

勞工特休權益全解析:計算方式、換現金規定一次看懂

2024/09/25

分享:

飛騰雙週報_勞工特休權益全解析:計算方式、換現金規定一次看懂

在台灣,特別休假(簡稱特休)是勞工的重要權益之一。根據最新的《勞動基準法》規定,無論是全職、兼職還是計時人員,只要在同一公司任職滿一定期限,就能享有帶薪休假的福利。然而,許多勞工對特休的計算方式和使用規則仍有疑惑。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特休的相關規定。

特休天數隨工作年資增加而遞增。法規明確規定,工作滿6個月至1年未滿者可享有3天特休;1年以上2年未滿者為7天;2年以上3年未滿者為10天。隨後逐年增加,最多可達每年30天。

特休的計算方式主要分為週年制和曆年制。週年制以員工到職日為起點計算,較為直觀;曆年制則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計算週期,對企業管理較為便利。此外,教育機構可能採用學年制,而某些企業可能依會計年度或其他約定年度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特休是勞工的自主權利。勞工可自行決定休假日期,無需提供理由,原則上也不需雇主同意。然而,如遇公司緊急需求,雙方可協商調整。若勞工同意在特休日出勤,雇主應依法支付加班費。

對於未休完的特休,法律規定可遞延一年使用。如果第二年仍未使用完畢,雇主必須將剩餘天數換算成工資支付給勞工。換算標準為一日薪資(月薪除以30天)。雇主若拒絕給付,可能面臨最高30萬元的罰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打工族的特休計算方式。雖然他們也享有特休權利,但計算時需按每週工時比例進行調整。例如,每週工作10小時的打工族,工作滿半年後可享有7.5小時的特休時數。

此外,留職停薪期間通常不計入年資,除非勞資雙方另有約定。

隨著勞動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勞工開始重視自身的特休權益。為避免糾紛,建議勞工在簽訂勞動契約時,應與雇主確認特休的計算方式。如有疑問,可使用勞動部提供的特別休假日數試算系統進行核算。

總的來說,特休制度旨在保障勞工的休息權利,促進工作生活平衡。了解並善用特休權益,不僅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也能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和職場滿意度。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09-19 特休天數怎麼算?可以換錢嗎?一文認識特休請假規定和2種計算方式 │ 商周 》

最新文章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

2025綜所稅解析:免稅門檻提高、五大稅制調整

2025綜所稅解析:免稅門檻提高、五大稅制調整

隨著2025年報稅季即將來臨,財政部針對綜合所得稅實施多項新制,包含免稅門檻調高、扣除額度調整、報稅時間延長等重要變革,這些稅制調整將為不同家庭組成的納稅人帶來實質減稅效益。…

上市櫃公司提升員工健康管理 納入公司治理評鑑

上市櫃公司提升員工健康管理 納入公司治理評鑑

健保署近日提出修改「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的草案,其中關於醫事人員薪資門檻的規定引發醫界強烈關注。在台灣邁向健康永續發展的國家願景下,企業對員工健康福祉的重視程度將成為評價公司治理品質的重要指標。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宣布,上市櫃公司若能在公司網站及股東會年報中,揭露防治肥胖及三高等員工健康相關措施及其實施成效,將可獲得公司治理評鑑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