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打造歸屬感職場,釋放團隊潛力
在現代社會中,「慢性寂寞」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影響著許多人的身心健康。根據研究,每五位美國人中就有一人受到慢性寂寞的影響。這種長期持續的孤獨感不僅影響個人生活,也延伸到職場環境中。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佛瑞.寇恩在其新書《這星球不該孤獨》中指出,歸屬感對現代人來說愈發重要。他提出「歸屬感不定」的概念,描述人們懷疑自己是否能被完全接納的心理狀態。這種不安全感可能導致諸多負面情緒,如恐懼、自我限制等。
為解決這一問題,心理學家提出了「明智的干預」策略。這種方法強調通過簡單但有針對性的干預手法,幫助個人改善行為、情緒與生活狀況。在職場中,這可能包括新人培訓、闡述企業文化或建立導師制度等措施。
寇恩進一步強調,有效的干預必須建立在深思熟慮和同理心的基礎上。他提出「情境營造」法,即通過改變特定情境來影響他人。例如,一位高中老師通過使用更禮貌的稱呼方式,成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歸屬感。
在企業環境中,缺乏多元性往往是導致歸屬感低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團隊組成的多元化不僅能提高決策品質,還能增強團隊凝聚力。因此,企業應從招聘階段開始注重文化多元性,建立明確的雇用標準和晉升制度。
寇恩建議企業採取一些具體措施,如使用公正的評鑑人員審核求職者資格,在職業測驗前進行價值肯定練習等,以提高弱勢群體的機會並增強歸屬感。
總的來說,無論在何種場合或情境下,理解他人立場和生活經驗,並採取主動干預的方式,都能逐步營造出強烈的歸屬感,從而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整體表現。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09-19 小心「慢性寂寞」吞噬你的員工!如何打造有歸屬感的職場、釋放團隊潛力? │ 經理人 》
最新文章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
2025綜所稅解析:免稅門檻提高、五大稅制調整
隨著2025年報稅季即將來臨,財政部針對綜合所得稅實施多項新制,包含免稅門檻調高、扣除額度調整、報稅時間延長等重要變革,這些稅制調整將為不同家庭組成的納稅人帶來實質減稅效益。…
上市櫃公司提升員工健康管理 納入公司治理評鑑
健保署近日提出修改「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的草案,其中關於醫事人員薪資門檻的規定引發醫界強烈關注。在台灣邁向健康永續發展的國家願景下,企業對員工健康福祉的重視程度將成為評價公司治理品質的重要指標。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宣布,上市櫃公司若能在公司網站及股東會年報中,揭露防治肥胖及三高等員工健康相關措施及其實施成效,將可獲得公司治理評鑑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