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首次「壯世代」企業調查揭示人力資源新趨勢
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台灣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更值得注意的是,明年45歲以上的「壯世代」人口將首次超過半數,達到51%。這意味著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轉變,企業必須重新思考人力資源策略。
為了因應這一趨勢,《商業周刊》與104人力銀行合作進行了全台首次的「DEI壯世代百強企業」調查。這項調查運用量化和質化評比,旨在篩選出對45歲以上員工友善的企業。
調查結果顯示,即使是入選百強的友善企業,51歲以上新進員工的比例平均也僅有7%,而許多未入選企業的比例甚至為0%。這反映出企業在招募人才時仍存在「喜青厭壯」的傾向。
然而,研究也發現,善用壯世代勞動力的企業並未因此影響業績。入選百強的企業近三年平均每股盈餘(EPS)均呈現正成長,且邀約45歲以上求職者面試的比率比一般企業高出4.25倍。
不同產業對壯世代員工的態度也有所不同。服務業因應疫情後的人力短缺,積極招募壯世代員工;傳統製造業面對人才流失,開始思考跨齡共融;而科技業在這方面的進展則相對緩慢。
本次調查還深入採訪了多家前瞻企業,包括小型傳統產業公司、半導體企業、上市公司台泥、觀光餐旅龍頭晶華、外企IKEA和台灣門鎖大王福興等。這些企業展示了如何在不同規模和行業中,成功實施壯世代友善政策。
隨著台灣即將在2028年結束人口紅利時期,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比例將首次跌破三分之二。面對這一挑戰,企業如何善用45歲以上的勞動力,將成為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這項調查不僅揭示了當前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挑戰,也為未來的職場共融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隨著社會持續老齡化,關注壯世代人才和培養友善工作環境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議題。
》更多相關文章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為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為進一步保障勞工的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行政院會於本月28日正式通過勞動部所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項重要法案即將送交立法院進行審議。此次修法涵蓋23個條文的調整,堪稱自102年該法全文修正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修訂。
這次修法的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各類職業災害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