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首次「壯世代」企業調查揭示人力資源新趨勢

2024/09/25

分享:

飛騰雙週報_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首次「壯世代」企業調查揭示人力資源新趨勢

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台灣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更值得注意的是,明年45歲以上的「壯世代」人口將首次超過半數,達到51%。這意味著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轉變,企業必須重新思考人力資源策略。

為了因應這一趨勢,《商業周刊》與104人力銀行合作進行了全台首次的「DEI壯世代百強企業」調查。這項調查運用量化和質化評比,旨在篩選出對45歲以上員工友善的企業。

調查結果顯示,即使是入選百強的友善企業,51歲以上新進員工的比例平均也僅有7%,而許多未入選企業的比例甚至為0%。這反映出企業在招募人才時仍存在「喜青厭壯」的傾向。

然而,研究也發現,善用壯世代勞動力的企業並未因此影響業績。入選百強的企業近三年平均每股盈餘(EPS)均呈現正成長,且邀約45歲以上求職者面試的比率比一般企業高出4.25倍。

不同產業對壯世代員工的態度也有所不同。服務業因應疫情後的人力短缺,積極招募壯世代員工;傳統製造業面對人才流失,開始思考跨齡共融;而科技業在這方面的進展則相對緩慢。

本次調查還深入採訪了多家前瞻企業,包括小型傳統產業公司、半導體企業、上市公司台泥、觀光餐旅龍頭晶華、外企IKEA和台灣門鎖大王福興等。這些企業展示了如何在不同規模和行業中,成功實施壯世代友善政策。

隨著台灣即將在2028年結束人口紅利時期,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比例將首次跌破三分之二。面對這一挑戰,企業如何善用45歲以上的勞動力,將成為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這項調查不僅揭示了當前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挑戰,也為未來的職場共融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隨著社會持續老齡化,關注壯世代人才和培養友善工作環境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議題。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09-18 再3個月,台灣一半人超過45歲!全台首次「壯世代」百強企業調查,幫你找好雇主 │ 商周 》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