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首次「壯世代」企業調查揭示人力資源新趨勢
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台灣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更值得注意的是,明年45歲以上的「壯世代」人口將首次超過半數,達到51%。這意味著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轉變,企業必須重新思考人力資源策略。
為了因應這一趨勢,《商業周刊》與104人力銀行合作進行了全台首次的「DEI壯世代百強企業」調查。這項調查運用量化和質化評比,旨在篩選出對45歲以上員工友善的企業。
調查結果顯示,即使是入選百強的友善企業,51歲以上新進員工的比例平均也僅有7%,而許多未入選企業的比例甚至為0%。這反映出企業在招募人才時仍存在「喜青厭壯」的傾向。
然而,研究也發現,善用壯世代勞動力的企業並未因此影響業績。入選百強的企業近三年平均每股盈餘(EPS)均呈現正成長,且邀約45歲以上求職者面試的比率比一般企業高出4.25倍。
不同產業對壯世代員工的態度也有所不同。服務業因應疫情後的人力短缺,積極招募壯世代員工;傳統製造業面對人才流失,開始思考跨齡共融;而科技業在這方面的進展則相對緩慢。
本次調查還深入採訪了多家前瞻企業,包括小型傳統產業公司、半導體企業、上市公司台泥、觀光餐旅龍頭晶華、外企IKEA和台灣門鎖大王福興等。這些企業展示了如何在不同規模和行業中,成功實施壯世代友善政策。
隨著台灣即將在2028年結束人口紅利時期,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比例將首次跌破三分之二。面對這一挑戰,企業如何善用45歲以上的勞動力,將成為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這項調查不僅揭示了當前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挑戰,也為未來的職場共融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隨著社會持續老齡化,關注壯世代人才和培養友善工作環境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議題。
》更多相關文章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勞動事件法第38條的核心在於「出勤紀錄推定」機制。根據此法條,只要勞工能提出打卡紀錄證明超時工作,法院就會直接推定這是經過雇主同意的加班行為。這個推定的威力在於,它將原本由勞工承擔的舉證責任轉移到雇主身上。換句話說,企業必須提出充分證據證明那些超時並非工作時間…
職場智慧:適時拒絕是優秀員工的必修課
優秀的員工會成為主管眼中的首選人才,每當有重要專案或緊急任務需要處理時,主管總是會第一個想到那些表現出色、執行力強的同事。這種信任看似是對能力的肯定,卻也可能成為職涯發展的雙面刃。當工作任務如雪花般飛來,優秀員工常常發現自己陷入了工作量超載的困境。…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張忠謀在談論企業管理時首先強調,考績制度原本是為了達到激勵員工與塑造人才而設計的管理工具,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少有企業能夠成功運用這套制度達到預期效果。這種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大多數企業將重點放在考績評分的技術層面,卻忽略了更為重要的「人才塑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