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破解五大迷思:深入了解Z世代職場新思維
在當今職場中,對Z世代員工的誤解普遍存在。最新研究顯示,許多管理者對這群年輕職場新鮮人的認知與現實有著顯著差距。讓我們一起釐清五個常見迷思,協助企業建立更好的世代共融環境。
AI態度:謹慎勝於擁抱根據
Blue Beyond的調查,Z世代對AI的接受度實際上低於千禧世代。僅50%的Z世代相信AI能改善決策,相較之下有66%的千禧世代持正面態度。GWS調查也指出,僅25%的Z世代認為AI能提升生產力,遠低於千禧世代的46%。專家指出,這源於Z世代對科技負面影響的深刻體認。
重視價值觀認同
研究顯示,高達80%的Z世代寧可失業也不願為與自身價值觀不符的公司工作。相較於薪資,他們更重視企業價值觀的契合度。企業應確保公司使命與價值觀不只是口號,更要落實於日常營運中。
堅持多元共融
Z世代視職場多元化與包容性為基本要求,範疇涵蓋種族、性別、機會平等等多個層面。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確保公平的薪酬與發展機會。
展現職場忠誠度
Z世代對企業的忠誠度相當高。Blue Beyond調查顯示,75%的Z世代認為公司對待員工公平,83%對主管充滿信心,超過75%計劃在現職至少待滿兩年。
偏好混合工作模式
雖然Z世代重視工作彈性,但近2/3喜歡混合工作模式而非完全遠端工作,這比例甚至高於其他世代。對他們而言,辦公室不只是工作場所,更是社交學習的重要平台。
企業若能正確理解並回應Z世代的需求,將能更有效地吸引、留住並發揮這批新生力量的潛力。重點在於建立開放透明的溝通管道,創造包容的工作環境,並提供彈性的工作模式選擇。
》更多相關文章
8/23罷免、公投日─排班與給薪有哪些注意事項?
公民投票是我國憲政體制下,實現民主與保障人民參政權的重要制度,因此法律保障勞工的投票權益,以及制訂了相關的配套措施。然而公投與先前的罷免案規則相同嗎?公司行號在排班和給薪方面要注意哪些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人在台工作已成為常見現象,然而相關的法規管制也隨之嚴格。就業服務法第44條明文禁止任何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這項規定看似清楚明確,但在實務運作中卻有複雜邊界問題…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求職者常會美化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雇主難以判斷其真實實力──如何精準識別並招募到真正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挑戰之一。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人才招聘有著獨特而務實的見解:「我的員工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如果能夠發現求職者具備專長領域相關的具體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