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破解五大迷思:深入了解Z世代職場新思維
在當今職場中,對Z世代員工的誤解普遍存在。最新研究顯示,許多管理者對這群年輕職場新鮮人的認知與現實有著顯著差距。讓我們一起釐清五個常見迷思,協助企業建立更好的世代共融環境。
AI態度:謹慎勝於擁抱根據
Blue Beyond的調查,Z世代對AI的接受度實際上低於千禧世代。僅50%的Z世代相信AI能改善決策,相較之下有66%的千禧世代持正面態度。GWS調查也指出,僅25%的Z世代認為AI能提升生產力,遠低於千禧世代的46%。專家指出,這源於Z世代對科技負面影響的深刻體認。
重視價值觀認同
研究顯示,高達80%的Z世代寧可失業也不願為與自身價值觀不符的公司工作。相較於薪資,他們更重視企業價值觀的契合度。企業應確保公司使命與價值觀不只是口號,更要落實於日常營運中。
堅持多元共融
Z世代視職場多元化與包容性為基本要求,範疇涵蓋種族、性別、機會平等等多個層面。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確保公平的薪酬與發展機會。
展現職場忠誠度
Z世代對企業的忠誠度相當高。Blue Beyond調查顯示,75%的Z世代認為公司對待員工公平,83%對主管充滿信心,超過75%計劃在現職至少待滿兩年。
偏好混合工作模式
雖然Z世代重視工作彈性,但近2/3喜歡混合工作模式而非完全遠端工作,這比例甚至高於其他世代。對他們而言,辦公室不只是工作場所,更是社交學習的重要平台。
企業若能正確理解並回應Z世代的需求,將能更有效地吸引、留住並發揮這批新生力量的潛力。重點在於建立開放透明的溝通管道,創造包容的工作環境,並提供彈性的工作模式選擇。
》更多相關文章
職場不友善成生育阻力:超過半數女性婚育後遭遇困境
台灣生育率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年輕世代不婚不生的現象日益嚴重。在經濟壓力之外,另一層原因是「育兒環境不友善」,導致上班族即使有成家的念頭,最終仍選擇卻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揭露了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超過半數女性坦言,婚育後曾在職場上遭遇各種不友善對待…
主管溝通藝術:在話多與話少之間找到影響力
講太多,擔心會變成大家口中那種「老是插話、愛干涉」的主管;但如果什麼都不說,又怕被認為「主管有你沒你都一樣」,毫無存在價值。
這種「存在感的焦慮」,其實是許多新手主管的共同煩惱。明明只是想把事情做好,卻常常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這種內心糾結,往往比實際的工作挑戰更令人困擾。…
勞動部修正行政指引:強化天災通勤保障與滾動修正職場霸凌防治
勞動部於23日正式修正發布相關行政指引,針對承攬及派遣勞工的權益保障提出更明確的規範。此次修正聚焦兩大核心議題:一是天然災害發生時雇主應負的通勤協助責任,二是職場霸凌防治及職場不法侵害預防措施的落實,確保派駐及派遣勞工在面對極端天候或職場風險時,能獲得與正職員工同等的安全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