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職業安全衛生法」預告修法 職災罰鍰最重罰150萬元

2024/11/20

分享:

Z世代好孩子症候群

勞動部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法 強化工安管理力度

為因應近年重大職業災害頻傳,特別是營造業事故居高不下的情況,勞動部11月7日預告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法。本次修法主要針對工程規劃設計缺乏風險評估、現場安全管理不足、罰則過輕等問題,提出全面性的改革方案。

修法重點包含四大面向:

1. 源頭防災強化
– 要求工程業主在規劃設計階段進行風險評估
– 完善機械設備登錄管理制度
– 明確規範機械操作人員的防災職責

2. 承攬管理提升
– 強化各級承攬商的安全管理責任
– 要求承包商派員進行現場巡視及教育訓練
– 新增設備出租方的危害告知義務

3. 處罰力度加重
– 罰鍰上限提高5倍至150萬元
– 提高刑事處罰刑期及罰金
– 未落實源頭管理致災者最重可罰150萬元

4. 違法資訊公開
– 公布受罰單位資訊
– 詳列處分日期、違規條文及罰款金額

職安署署長鄒子廉表示,新制將採階段性實施,優先從大型工程開始執行。修正草案預告期至2025年1月6日,預計於明年第一季送交立法院審議。此次修法將促使工程業主承擔更多安全管理責任,有助於建立更完善的職業安全體系。

重點修法內容包括新增第15條之1,規定特定規模工程必須進行施工危害分析、編製安全衛生圖說,並量化編列相關費用。若業主未確實執行,將處以3萬至75萬元罰鍰;如因未落實而導致職災,則加重處罰至3萬至150萬元。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1-07  職安法今預告修法 職災罰鍰提高5倍 最重罰150萬元 │ 聯合新聞網 》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