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夜間工作保護法案懸而未決:工會籲重啟立法進程
背景:大法官釋憲與法案撤回──2021年,大法官以性別平等為由,宣告原有關於女性夜間工作的法律限制違憲。此後,勞動部預告修正草案,旨在為夜間工作勞工提供更全面的保護。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項法案竟被悄然撤回。
修法草案的核心內容
原提案主要包含:不分性別,雇主要求夜間工作須提供1. 交通工具 2. 交通費 3. 宿舍協助;同時,草案希望增加工會「協商權」,而若雇主拒絕協商,最高可處100萬元罰鍰。
工會的立場與憂慮
家樂福企業工會:呼籲重啟討論。原期待討論夜間工作津貼,但釋憲後相關福利陷入停擺,建議僅提供交通津貼。
全國產業總工會的警告
理事長戴國榮指出:「若持續削弱工會條文或降低工會發言份量,恐進一步降低工會組織功能,進而威脅勞工對企業的集體談判能力。」
關鍵爭議點
勞工夜間工作會遇到的問題及需要的相關配套措施多,因此不單純只是討論家樂福的單一事件,因此在協商討論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三類爭議:
1. 夜間工作保護措施的範圍
2. 工會在協商中的實際角色
3. 性別平等與勞工權益的平衡
勞動部的回應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法案需與時俱進,目前計劃蒐集更多意見,因此暫時撤回草案以重新評估。」
潛在影響
若法案持續擱置,可能導致夜間工作勞工保護不足,工會談判能力進一步削弱,以及勞工權益保障出現法律真空。如果無法盡快進入討論,不僅企業端的工作量無法填補、勞工的權益也難以獲得保障。
呼籲與建議
1. 盡速召開公聽會
2. 廣泛蒐集各界意見
3. 重啟修法討論程序
4. 平衡雇主、勞工與工會利益
夜間工作保護需要獲得更多重視,盡快歸納出能夠雙贏的策略,建構既尊重性別平等,又保障勞工基本權益的法律框架。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2-01 勞動部撤修法 夜間工作無保護措施 │ 中時新聞網 》
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參與低 勞動部力推「複利效應」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每天15分鐘自然療癒:史丹佛研究證實戶外活動改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專家長期以來就注意到,都市生活與各種心理疾病發病率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憂鬱症、焦慮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等心理健康問題,在都市人口中的盛行率遠高於鄉村地區。這種現象促使研究者開始深入探討自然環境對人類心理健康的潛在療癒效果,以及如何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有效運用這些自然資源。…
宿舍意外事件的職災認定:設施缺陷V.S.勞務關聯性
當勞工在公司提供的宿舍內發生意外事件時,是否構成職業災害一直是勞動法實務中的重要議題。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在於需要平衡雇主的管理責任、勞工的生活權益,以及職業災害認定的合理界線。
從法理層面來看,職業災害的認定必須建立在工作與傷害之間存在相當因果關係的基礎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