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夜間工作保護法案懸而未決:工會籲重啟立法進程

2024/12/05

分享:

夜間工作保護法案 懸而未決

背景:大法官釋憲與法案撤回──2021年,大法官以性別平等為由,宣告原有關於女性夜間工作的法律限制違憲。此後,勞動部預告修正草案,旨在為夜間工作勞工提供更全面的保護。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項法案竟被悄然撤回。

修法草案的核心內容
原提案主要包含:不分性別,雇主要求夜間工作須提供1. 交通工具 2. 交通費 3. 宿舍協助;同時,草案希望增加工會「協商權」,而若雇主拒絕協商,最高可處100萬元罰鍰。

工會的立場與憂慮
家樂福企業工會:呼籲重啟討論。原期待討論夜間工作津貼,但釋憲後相關福利陷入停擺,建議僅提供交通津貼。

全國產業總工會的警告
理事長戴國榮指出:「若持續削弱工會條文或降低工會發言份量,恐進一步降低工會組織功能,進而威脅勞工對企業的集體談判能力。」

關鍵爭議點
勞工夜間工作會遇到的問題及需要的相關配套措施多,因此不單純只是討論家樂福的單一事件,因此在協商討論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三類爭議:
1. 夜間工作保護措施的範圍
2. 工會在協商中的實際角色
3. 性別平等與勞工權益的平衡

勞動部的回應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法案需與時俱進,目前計劃蒐集更多意見,因此暫時撤回草案以重新評估。」

潛在影響
若法案持續擱置,可能導致夜間工作勞工保護不足,工會談判能力進一步削弱,以及勞工權益保障出現法律真空。如果無法盡快進入討論,不僅企業端的工作量無法填補、勞工的權益也難以獲得保障。

呼籲與建議
1. 盡速召開公聽會
2. 廣泛蒐集各界意見
3. 重啟修法討論程序
4. 平衡雇主、勞工與工會利益

 

夜間工作保護需要獲得更多重視,盡快歸納出能夠雙贏的策略,建構既尊重性別平等,又保障勞工基本權益的法律框架。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2-01  勞動部撤修法  夜間工作無保護措施 │ 中時新聞網 》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迎戰關稅衝擊與產業變局:勞動部研議「減班休息」法制化與勞工保護體系的升級

近年來,全球貿易環境充滿變數,特別是仰賴出口的製造業,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在企業力求度過難關的同時,如何確保廣大勞工的就業權益,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針對當前的產業困境,勞工團體強烈呼籲政府將現行的「減班休息」指導原則提升至法律位階,並修訂《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告別「抱病敬業」:職場新倫理下的「出勤主義」迷思與界線

過去,抱病上班、咬牙苦撐的員工,常被視為具備責任感與敬業精神,甚至能換取主管的一句讚賞,彷彿贏得一枚「乖寶寶貼紙」。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與公衛意識的演變,這種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的職場文化,似乎正迎來觀念上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