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績效管理的轉型:如何讓績效文化從壓力變推力
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實務面中,「績效管理」一直是企業經營的重大挑戰。作為人資管理顧問公司,我們深知一個設計不當的績效制度不僅無法激勵員工,反而可能成為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常見的績效管理陷阱
我們雖然主要負責雲端管理系統,但其實在輔導眾多企業時,多少會聽到不同企業對於績效管理的討論和分享,我們整理了績效管理中的三大關鍵問題:
問題一:目標設定模糊
現今許多企業在績效目標設定上仍停留在單向傳達階段,缺乏明確的雙向協商與共識,不僅會造成評核標準的不透明,更會削弱員工的工作動機。我們建議企業採用目標管理(MBO)方法,確保目標的清晰度和可測量性。
問題二:機械式績效分配
傳統的「活力曲線」績效評估模式已不適用於現代組織文化。強制性的績效分配不僅打擊員工士氣,更可能導致不必要的人才流失。我們提倡更彈性、更公平的績效評估方法,著重於個人實際貢獻和潛能發展。
問題三:績效面談能力不足
調查顯示,大多數管理者在績效評估面談中存在明顯的能力缺口,如:不善於溝通、迴避真實反饋,或過度保守評分,都將阻礙組織的整體成長。
績效管理的戰略重構
想要有效管理人力,我們為企業提供以下建議:
1. 精確的績效指標設計
建立清晰、具體的績效指標體系,包括「量化」和「質化」指標。例如,營收成長率的計算應考慮收款、開發票、退貨等數據,以及顧客體驗上的正向回饋等多維度因素,確保評估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2. 核心職能的系統化管理
發展詳細的核心職能框架,建立清晰的行為指標等級。這不僅有助於客觀評估,更能引導員工的專業成長。我們建議企業與專業顧問合作,並結合有效率的考勤系統,客製化適合組織的績效管理體系。
3. 以發展為導向的績效文化
績效管理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員工成長、與公司共同向上升級,而非簡單的獎懲、甚至造成負面壓迫。我們主張將績效管理與職業發展規劃緊密結合,設計個性化的培訓計劃,將考核轉化為成長的機會。
筆記整理4大點:
1. 投資管理者的績效面談技能培訓
2. 建立透明、公平的績效評估機制,包含質化與量化指標
3. 將績效管理與員工職涯發展緊密結合
4. 定期審核和優化績效管理流程
結語
績效管理不應是一種懲罰性工具,而是促進組織和個人共同成長的戰略手段。唯有建立以發展為導向、尊重個人、公正透明的績效文化,企業才能真正留住和激勵優秀人才。
而在建立績效管理系統時,結合精準的員工考勤管理系統對管理者而言事半功倍,不僅節省管理者的結算人力,也能對員工的基本表現一目瞭然。飛騰雲端致力於幫助企業建構卓越的人資管理系統,創造雙贏的組織環境。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2-16 別讓績效考核變員工離職原因!3個主管不該犯的錯 │ 商周 》
最新文章
專業雲端人資系統選購指南:中小企業的明智之選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成為企業實現「選、用、育、留」人才管理目標的關鍵工具。對於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而言,選擇合適的雲端人資系統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更能因應組織擴編需求。
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系統選擇,人資主管如何做出明智決策?…
ESG + HRM,一站式永續解決方案! 飛騰雲端助攻上市櫃企業最快2小時完成永續報告書
在全球永續浪潮席捲下,ESG已從「選項」變成企業經營的「標準配備」。不只是外部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在看,政府政策也正逐步推進ESG揭露的法制化。自2024年起,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須依金管會規範定期繳交永續報告書,完整揭露企業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與實踐成果…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