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職場新鮮人職涯發展策略:起薪與工作內容,誰更重要?
職涯發展的開始與道路選擇,是一個複雜且關鍵的過程。許多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理所當然優先考慮起薪的高低,但可能會勉強自己塞入不適合自己的領域/職位或位置,而忽略真正對自己職涯發展具潛力的路。
對職場新鮮人而言,一份工作真正的價值究竟要如何評估、又要如何自我培養審視呢?
一、價值導向:超越薪資的職業選擇
在當今快速變遷的職場環境中,單純追求高起薪卻忽略工作本身的性質,已不再是職業發展的最佳策略。我們建議職場新鮮人從更宏觀的角度評估職業機會,以下4點是:
1. 能力匹配度:工作是否能充分發揮、並能持續提升個人專業能力
2. 成長潛力:職位的長期發展空間與市場需求是否緊密連結
3. 學習生態:公司的培訓資源與職業發展支持系統是否完善
4. 領導主管:直屬主管的專業素養與指導能力,決定了該部門的發展潛力
錄取後,可以主動與企業溝通個人的職涯發展藍圖,並評估公司的人才培育機制是不是夠完善、能不能妥善提供學習資源等,同時也需要考慮該職位的技能是否具有累積性、是否具備市場價值。
二、持續學習:打破工作的學習天花板
職場新鮮人常面臨學習曲線平緩的挑戰,想要突破此瓶頸,關鍵在於「跨職能學習」與「主動學習態度」等兩大點。
跨職能學習,是指不侷限於本職工作,而願意打開心胸與好奇心去接觸不同領域。這裡不是提倡所謂的能者多勞、勞者多能,而是在工作過程裡去打開更多的可能性;畢竟當代社會需要的「技能樹」是多元的、而可達成的工具更是五花八門,不要讓自己只局限於單一領域。
主動學習態度在於觀察並學習主管的管理技巧,直接從對方身上挖取知識點、經驗值,並花時間了解不同部門的運作邏輯,讓你的人脈不僅限於所屬部門、四處與人為善才是上上策;最後是建議主動爭取擔任職務代理,能夠直接經手其他人的工作內容,對組織的架構及流程有更直接的理解。(當然前提是不要被有心人士情勒而增加工作量)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建議可以每一季都與主管討論個人的職能發展計劃,讓主管知道你目前的能力與想法到甚麼位置,並尋求參與跨部門專案的機會,拓展個人的能力、為履歷增添戰績。最重要的是「建立個人學習地圖」,這是最有效管理個人成長發展的方式,時間有限,利用學習第圖能有效規劃與管理你的成長路線,讓所有的軟實力具象程現。
三、機會意識:主動出擊,拓展職涯視野
成功的職場新鮮人最大的特質是:主動出擊。要保持對組織內部關於「機會」的敏感度,比如主動爭取具挑戰性的任務,用來持續擴大個人專業網,同時可以快速適應並擁抱變化。當你是一個準備好的人,就要主動抓住機會來成就自己,打造屬於自己的亮點和成績單。
四、職涯風險管理
首先,是定期評估個人職能發展,不要渾渾噩噩被工作追著跑、讓人生空轉,定期檢視自己在這份工作的表現、未來發展度、身心健康度等,免得在錯誤工作崗位虛擲光陰。
在來,是建立職業選擇的多元思考模式。不要因為已經習慣工作內容、或每天機械化的進行重複性的工作而麻木,保持彈性、多四處觀看、參加不同的研討會或外部活動,讓自己保持在「充滿可能性」的狀態。
最後是培養抗壓性。這不是要鼓勵新鮮人吃苦硬吞,而是在評估自身能力與合理性之後,找到能面對壓力的健康方法,而非遇到問題就馬上閃躲、從不處理,讓自己擁有書裡問題、安排時間、執行解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結語
對職場新鮮人而言,真正的職業價值不在於起薪高低,而在於這份工作是否能讓你有持續學習的機會、該領域也具持續且長期發展的潛力。讓自己一方面藉由各種機會累積實力、累積人脈,一方面在該領域把自己打造成搶手人才,職涯發展才會是一個正向成長曲線。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2-16 致職場新鮮人:高起薪沒那麼重要 │ 遠見雜誌 》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為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為進一步保障勞工的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行政院會於本月28日正式通過勞動部所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項重要法案即將送交立法院進行審議。此次修法涵蓋23個條文的調整,堪稱自102年該法全文修正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修訂。
這次修法的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各類職業災害的發生機率…